大明的稅種隻有二十種。全都在萎縮。速度十分驚人。
田賦田賦是明朝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之一,用於支付農民的土地稅。
田賦製度在不同朝代和地區有所不同,但在明朝時期,田賦仍然是政府最主要的稅收之一。但隨著土地兼並,和文官占有土地不交稅,自耕農越來越少。田賦急劇減少。
匠役稅匠役稅用於支持建築、交通運輸和水利工程等特定行業。這種稅收在明朝時期非常普遍,特彆是在江南地區。這些人托庇於有功名的人,來逃稅。後期基本聊勝於無。
徭役徭役用於支付戰爭和官方需求勞動力稅。這種稅收在明朝時期也被廣泛使用。這部分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的加重,侵占農時,極大影響了農業生產。
礦稅礦稅是政府征收的一種特殊稅收,主要用於支持采礦活動。礦稅是皇帝摳出錢來的重災區,是地方士紳和皇帝的爪牙們鬥爭的焦點。明朝後期,時有時無,取決於雙方鬥爭的結果。
關稅關稅是政府征收的另一種特殊稅收,主要用於支持貿易活動。包括城關稅,就是進城門收的稅,比如京城崇文門稅關等。水關稅卡,例如河流碼頭上抽水等。運河關鍵船閘等處收過往貨物的稅等。除了早期時期,朝廷能獲得收益外,後期商人都跟著文官的車、船、轎子過關基本一個銅錢也收不到了。
銀兩稅銀兩稅是一種以銀兩為抵押物的稅收,主要用於支付戰爭、軍事行動和官方用途。後期基本萎縮殆儘。
房地稅房地稅是對房地產征收的稅收。中後期開始收不下去,文官們是主要的房產持有者,他們拒絕交稅。
當稅當稅是對典當物品征收的稅收。形同虛設,當鋪都不報稅,文官也不查,沒人知道他們實際經營情況。
牛驢馬豬羊稅對牛、驢、馬、豬、羊等動物征收的稅收。這部分國內不多,主要大頭是和青藏、蒙古、建奴貿易較多,但多被邊鎮將帥吞沒。
花布煙包稅對花布和煙包征收的稅收。這部分數量很少。有限的稅收也去向複雜。流入戶部的有限。
酒稅對酒類產品征收的稅收。唯一靠譜些的稅收,但明末因為糧食緊張,實際上釀酒業受到很大影響,總額不多。
田產稅契對田產交易征收的契稅。士紳兼並土地和房產,基本不交稅。平民百姓的過戶數量後期大量減少,稅收很少。
牙貼稅對牙行(中介)征收的稅收。小稅種,數量有限
海稅對海上貿易征收的稅收。
這筆錢都被鄭芝龍兄弟收去了。他們盤踞福建,靠著鄭家艦隊,對往來朝鮮、東瀛、大明、呂宋的商船收稅。
鄭家一年收入兩千萬兩,在福建建起了輝煌的府邸。
抽印木植銀對木材等植物資源征收的稅收。主要在西南等森林密集的地區,但奢安之亂把西南的財政完全拖垮了。這些稅收還不夠堵窟窿的。
河利銀對河流資源征收的稅收。小稅種,士紳的船免稅。
磚料銀對磚瓦等建築材料征收的稅收。多數是士紳的買賣,基本不交稅。
學租對學校等教育機構征收的租賃費或租金。數量很少,可以忽略。
麻銀對麻類製品征收的稅收。
基數很大,明代的衣服麻是主要衣料。麻布便宜耐用,紡織技術成熟,絕大多數百姓穿麻衣。棉衣和絲綢是高檔品。但這部分稅收效率不高。
棒栗折色銀對棒栗等農產品征收的折色銀兩稅。總額不多,稅收效率不高,多數被地方官府挪用。
從上麵看,大明現有的稅種全都完蛋了。必須有新的稅種出來,不然彆想解決財政危機。之後的皇帝們就一直在想辦法從文官的代理人那裡摳出錢來。
嚴嵩、陳奉、魏忠賢等人都是皇帝搞錢的爪牙。
明朝到了後期,皇帝和大臣的矛盾就是搞錢和搞誰的錢的問題。
尤其是陳奉和魏忠賢,他們把矛頭指向了開礦的那幫人,殺頭抄家無所不用其極,搞的這些地方惡霸們,大出血不說,甚至好幾代人白乾了。
如今,江南的士紳們,每年的糧食供養著京城百萬人口。他們的子弟占科舉半數,壟斷著大明的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