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完之後,他卻又問了李皓一個尖銳的問題“不過,我其實有一點好奇,按說以子仰你的家世,不應該支持提撥寒門才是,今日為何會主動提出這點。”
針對這個,李皓自然是早就想好答桉了,否則也不會和太子提的“舉賢為國、非為私也,而且我袁氏百年世家,能一直傳承有序,靠的是一代代的能人輩出,而不是靠排擠他人。”
當然這確實是事實,李皓確實不認為這幫寒門子弟能威脅到自家得地位,畢竟如今寒門子弟中名氣最大得幾位,背後就有袁家得影子在。
更彆說在如今整個寒門群體裡麵,袁家本身就靠著紙張有了不少的聲望。
但這背後的東西,太子又不知道,所以在聽完之後便沒了疑問,後續稍微準備了一下,便去到文帝那裡彙報去了。
彆說,文帝對此還是很高興的,其中除了對太子意欲提拔寒門,貫徹自己思想的高興,還有就是這次太子沒有再舉賢唯親,任用私人。
在文帝得支持下,太子便開始著手官員安排之事,首先是針對中央得官職調配,比如原先左禦史得禦史中丞之位。
類似這樣得位置,肯定是從朝中現有官員選擇合適得人選進行調任。
不過這次文帝和太子都沒有直接指定人選,而是在李皓的建議下,從有意向並能勝任的人選中進行考試,擇優錄取。
這點就要感謝文帝了,因為授試以職的形式,是他之前就弄出來的,並應用到了察舉之中。
這種形式其實看似也是和科舉一樣,以考試成績劃分優劣,然後授職的。
但具體內裡卻差彆很大,是特定針對某一官職來進行考試的,而且麵向對象也有很大區彆,不是專門麵向未入仕者得科考,或者已入仕者得鎖廳試。
而是將未入仕者(無官職者)、已入仕者(現任官吏)混在一起,進行統一考試的。
不過也正因為有前例在,所以這次使用,雖然官員們有點不太適應,也就沒多少人反對。
順帶文帝還因此幫太子背了一些黑鍋,因為樓太傅在知道此次安排需要進行考試之後,便來找太子抱怨。
然後順手就被引導到了文帝身上,說這是文帝的意思,反正料想樓太傅也沒那個膽子跑去向文帝證實。
順帶也因為這事,倒是把朝中官員的注意力給吸引了,從而使得在太學和白鹿山書院開展考試授職,反而沒引起多大關注。
當然,這也和那裡授職的都是地方上兩三百石的小官有關,朝中大臣不太看得上眼,樂得讓下麵的人去爭。
也就在朝廷忙著這些事得時候,彭坤在壽春謀反得消息,也傳到了都城之中。
不過這次得知消息後的氣氛,就完全不像雍王謀反時那樣緊張了,畢竟壽春離都城實在有些遠了,遠沒有馮翊郡那般威脅大。
而且單從能力上而言,彭坤離雍王也隔著好幾個檔次,再加上壽春那地方要啥沒啥,倉促起事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心腹大患。
但縱使覺得沒啥威脅,可該打還是要打的,於是文帝便在朝中開始商議,要派何人去收複壽春。
然後就是淩不疑的毛遂自薦,可文帝不想讓他去,於是這事短時間內便僵持下來了。
這主將都還沒定呢,其他想隨軍參戰的人卻是突然加入了不少。
沒辦法,誰讓這種看著就沒啥危險的戰事,千載難逢呢,以致不少的世家貴閥,乃至朝臣都上疏,要把自家子侄塞入到軍中,到壽春去曆練一番。
而且除了能趁機給自家子侄搏個功勞外,順帶也能表表忠心,給自己爭取職位多個籌碼。
畢竟這種文科考試寫的好與壞,更多的還是依賴於閱卷官的個人喜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這樣一來,這支隊伍可就不好帶了,畢竟對於這幫世家子,總不好真的軍法從事。
倒不是說不敢,而是哪家沒有點故舊親朋,總不好真下狠手,傷了情麵就麻煩了。
不過對於這些爭論,李皓就沒去操心,畢竟袁家又沒有人要安插進去。
此時的李皓正在家中和王淳說話,言談中王儲有種逃脫大劫的喜悅,和對文修君的滿滿抱怨。
因為在他看來,要不是他臨時起意,把王姈嫁了過來,那王姈應該就按照文修君的安排,嫁去了壽春給彭坤,那此時隻怕王家也會有滅頂之災。
而王姈此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心中除了對自家母親的眼光增添了幾分了解——那是真的不準,也對嫁給李皓心中生出了慶幸。
因此在後續幾天裡,李皓成功得享受到溫柔鄉的感覺,隻可惜這好日子沒過幾天,李皓就又要離開都城了。
說來李皓也是不知道文帝和淩不疑是怎麼弄的,最後怎麼突然變成了由太子親自領兵平叛,而淩不疑則作為副將輔助。
那同樣得,李皓這個東宮的兵馬統領肯定也是脫不開乾係得,也被要求跟著輔助太子。
當然除了李皓和淩不疑外,崔侯、來歙也一同隨行,為太子保駕護航。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皓連個副將都沒撈著,主要負責領兵保護太子。
對此,李皓本以為這是太子主動要求得,可太子那邊卻給了否定得答桉,說這事是文帝主動安排得。
他聽後還拒絕過了,畢竟他之前從未有過單獨領兵的經曆。
可文帝卻並未同意,隻說讓他這次正好領兵曆練,反正具體的事情都有人負責,他隻要多看少說就行。
也就是這樣,在李皓無奈之下,隻能開始做著出征的準備了。
喜歡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