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瑪西亞王國有著廣袤的領土,其國內共設有十八個行省。
儘管總體麵積不及諾克薩斯和弗雷爾卓德那般遼闊無邊,但它仍然堪稱一座擁有數百萬平方公裡土地的龐然大物。
相較於其他國家,德瑪西亞的律法可謂是對普通民眾最為友善的。
這個國家不僅疆土遼闊,而且在人民過上安定生活並大量繁衍之後,更是積累起了雄厚無比的實力底蘊。
此外,在德瑪西亞的社會階層中,貴族們享有特權,擁有著大批歸其所有的農奴。
這些農奴徹底依附於他們所屬的貴族家族,命運完全被掌控在主人手中。
與某些殘酷剝削農奴的製度截然不同。
如果一個農奴能夠通過努力創造出與自身相應的價值。
那麼就能得到農奴主以及貴族雙方的許可,便能贖回自由之身。
從此擺脫農奴身份,成為一名擁有人身自由的平民。
德瑪西亞鼓勵人民努力追尋自由。
通常情況下,貴族們並不會故意阻撓農奴重獲自由,因為農奴是否恢複自由對於領主而言影響甚微。
德瑪西亞的基本法規明確規定,貴族需對所屬農奴承擔責任,其中涵蓋了飲食及醫療等方麵。
假如一名農奴患病無法勞作,貴族仍須其生活所需的食物以及必要的醫治,如此一來無疑增加了開支負擔。
實際上,許多貴族未必期望擁有過多的農奴數量。
然而,即便獲得自由成為平民,但隻要依舊身處貴族領地範圍內,他們所創造的財富也大多以賦稅形式貢獻給貴族。
有趣的是,相當一部分農奴非但沒有強烈渴望擺脫農奴地位,反倒更願意安於現狀,沉浸在這種相對穩定安逸的環境之中。
這一係列由嘉文一世奠定的德瑪西亞法律,猶如一座巍峨的大廈基石,承載著整個國家的繁榮與穩定。
這些法律的存在並非偶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其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和對人性的洞察。
雖然嚴苛,並也在一定意義上遵循著能者上、弱者下!
至於所謂的貴族論,事實上,無論在哪裡,特權階層都是有的,這是逃避不了的。
一切法規製度的目的,都是為了使人擁有更大的機會生存下去。
因為隻有先確保生命得以延續,人們才能有心思想及其他事情;
隻有活著,才有資格去憧憬未來。
所謂“自由”——我命由我不由天,固然令人向往,但若連自身溫飽都無法解決,又何談追求自由呢?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農奴具備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贖身獲得自由民身份,即成為平民。
這樣的設計既體現了公平原則,又給予了人們改變命運的希望。
當他們不再為生計發愁時,那便贖回自己,讓他們能更好地繁衍生息,為領地發展做出貢獻。
金城不禁感慨萬分
弗雷爾卓德地區的人民與德瑪西亞的平民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當弗雷爾卓德人仍在苦苦掙紮、思考如何生存之際,德瑪西亞的平民早已擺脫了最基本的溫飽困擾。
此時此刻,金城坐在寬敞的方桌旁,注視著菲奧娜與那些村官們爭論不休,而對於這場關於政治話題的爭執,他實在提不起半點興趣。
與此同時,金城將注意力轉向身旁那位被他特意叫過來的財政官,並與之愉快地交談起來。
討論著北海林地關於經濟的問題。
身為弗雷爾卓德人的金城,對那些專屬於貴族們的卑鄙齷齪、陰險狡詐的政治遊戲毫無興趣可言。
即便他擁有前世的記憶與見聞,但對於連領導者言辭中的隱含之意都無法領會的金城來說,要理解那些複雜晦澀的政治話術簡直比登天還難!
就算能領悟,我行我素的金城現在也懶得去在意那些。
然而,如果談到與經濟相關的事務,那金城便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一籮筐的觀點和見解來。
“實業興國”——這是他始終堅信不疑的理念;
“以工代賑”——則是他認為能夠有效解決貧困問題的途徑之一。
此外,金城還極力主張儘量縮減農奴的規模,同時擴大自由民的群體,因為隻有這樣,人們才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懈奮鬥,進而推動整個領地經濟水平的提升。
大家都得努力,擺爛不行的,要是擺爛,就讓他吃不飽飯。
而內驅力,追求幸福,這才是努力,逼迫是不長久的。
至於農業生產所需的堆肥技術,以及其他種種有益於提高經濟效益或產量的手段,在金城的腦海中更是多如牛毛。
金城深知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投資、消費和出口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投資就是花費人力物力開墾北海林地,建立伐木場,消費就是增加自由民,出口自然就是與弗雷爾卓德互通有無。
一個領地若想繁榮昌盛、蓬勃發展,那就絕對離不開健康穩定的經濟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基西尼亞,難道說,你認為儘力讓一些隸屬於子爵領地的農奴獲得自由身份會存在什麼不妥之處嗎?"
金城緊緊盯著眼前這位由塞巴斯蒂安留下來輔助自己管理領地財政事務的官員,心中暗自惱怒。
麵對自己所提出的一個接一個的建議,這個家夥竟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否定。
這可是經曆了歲月沉澱的是數千年智慧。
基西尼亞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向金城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