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皇宮立正殿內。
午後陽光斜照,光影斑駁,映襯得大殿更顯莊重靜謐。
剛剛用過午膳的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正端坐於軟榻之上。
儘管表麵上二人看似平靜如常,但偶爾投向大殿門口的目光,卻透露出內心深處的一絲忐忑與期待。
自皇榜公示以來,已逾兩個多時辰。
這份前所未有的皇恩浩蕩,不僅彰顯了他們對秦明的極高讚譽與嘉獎,更打破了曆朝曆代的常規禮製。
尤其是秦明不僅獲封藍田郡公,而且還將要迎娶長樂公主,豫章公主、丹陽郡主與鄂國公之女等四名身份極高的女子,這樣的殊榮可謂空前絕後。
作為九五之尊,李世民深知此舉必將引起朝野內外的廣泛關注與議論,他與皇後心中亦難免對此產生一絲憂慮。
如此打破常規的舉動,是否會為皇室帶來非議,甚至引發軒然大波?
然而,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不會為此感到後悔。
一來秦明的功勞之大,對朝廷的幫助之多,自貞觀以來,無人能出其右;
二來,他們二人心裡,對秦明在隴右遇刺一事,也存在著深深的愧疚。
從一年兩季的糧食種植之法,到以工代賑救濟災民,再到研製酒精、地龍、大棚、鐵皮爐子、羽絨服、馬鐵蹄、水泥、貞觀犁、千裡眼等國之利器,再到水泥路,招標大會,最後到隴右興隆山大捷,解除蘭州瘟疫之患。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昨晚細數了一下,秦明這半年多以來為朝廷立下的功績,大為震驚。
這真應了那句老話,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那一刻,李世民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來,當初在大安宮中,李淵嘲諷他的那句話。
“你就是這麼當明君的?”
除此之外,還有在秦府中,李淵那句看似無意的話。
“他若是早生個十年,朕就是把所有女兒都許給他又如何?”
可就是秦明這樣一個不在乎名利,又沒有野心,且於國於民都有大功德的人,卻在隴右遭遇了來自朝中勳貴和世家大族的暗殺。
這是李世民,他這個皇帝最大的失職,此事也讓他愧疚不已;
而作為其中一隻幕後黑手的姑姑,身為長孫皇後的長孫無垢,更是無地自容。
易地而處,若他們是秦明,又怎會願意在為朝廷效力,再為他們這樣的當權者效忠?
故而,昨晚相擁而臥的李世民和長孫無垢久久無言。
經過一夜的反思和商討後,李世民夫婦如今是鐵了心,要和秦明修複關係。
隻要能讓秦明回心轉意,哪怕被世人詬病,李世民和長孫也在所不惜。
就在李世民夫婦思緒紛飛之際,殿門外忽有腳步聲響起。
緊接著,內侍總管無舌匆匆步入,麵色喜慶,顯然是帶來了好消息。
他快步趨前,恭敬稟報道
“啟稟皇上、皇後娘娘,老奴適才出宮巡訪,所見所聞,無不顯示百姓對今日皇榜之內容歡欣鼓舞,讚譽之聲鋪天蓋地。文人士子紛紛揮毫潑墨,歌頌秦郡公與孫真人之壯舉,讚美陛下之聖明仁厚。民心所向,可見此舉深得民意,實乃順應天意,澤被蒼生。”
聽罷無舌的彙報,李世民與長孫皇後不禁對視一眼,眼中閃爍著釋然與欣慰。
未時,安仁坊,某座豪華府邸內。
數道身著華服的身影,正端坐在寬敞的前廳內,一邊品茗,一邊默默地聽取著下人們打聽回來的消息。
良久之後。
主位上的人影,放下茶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語氣淡漠地說道
“世間萬物,皆循自然之理,人生亦然。盛極而衰,物壯則老,此乃天地運行之常道。”
“少年英傑,倏爾淩雲,餘拭目以待汝之隕落矣。”
“嗬,王兄真知灼見,我等佩服。”
懷德坊,盧國公府。
崔氏聽完管家程全兒的彙報後,沉默了半晌兒,這才緩緩開口說道
“你去趟崔府,請兄長和大侄女過府一敘。”
“喏。”
程全兒應了一聲,便要轉身離去。
“對了,順便轉告大侄女,讓她帶上換洗的衣物,陪老身在府上暫住幾日。”
“喏。”
與此同時,務本坊,裴府。
裴氏同樣向管家下達了類似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