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劉異點頭回。
老書童給他講過仇士良。
那是大唐最牛逼的宦官,他在甘露之變中讓朝廷血流成河。
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殺二王一妃四宰相。
鄭就繼續科普。
“仇士良早些年也擔任過左街大功德使,現在出任左右街大功德使的兩個宦官都出自他的門下。彆看這老宦官滿手血腥,據說他還信佛,他並不讚同陛下如今對僧尼的做法,可惜他現在權力被架空了,也影響不了朝局。仇士良這人極其老奸巨猾,兩街功德使拆的廟越來越多後,他怕徒弟們將來兜不住,於是就安排他們拜入了太原郡公郭仲詞門下,郭仲詞是郭子儀的曾孫,太皇太後是親姑母,郭仲詞還是穆宗皇帝的駙馬。”
劉異了然後麵露嘲諷笑容。
這肯定不是白拜的,估計繳獲的寺院財產要分給郭氏一份。
虧得郭樊那麼傲氣,還整天想著繼續光耀郭氏門庭,那小子知道郭氏在京城的所作所為嗎?
難怪牛二說他們兩街功德使背後靠的太原郭氏。
原來是利益綁定。
“你再講講太府卿是個什麼東東?”
“呃……”
鄭就忽然被問卡殼了。
他之前沒準備走仕途,所以對大唐官員體係的了解僅限於家裡有人當過的那些官。
比如爺爺當年任過的司空、中書侍郎、門下侍郎,父親當年做過的刺史,叔父的戶部郎中,及兄長現在任的弘文館校書郎。
對其他官員的了解都跟八卦和坊間傳聞相關,比如關於仇士良。
對大唐整體官員係統他就知之不全了。
旁邊的鄭言自信地笑了,他對鄭就挑釁地挑挑眉。
“怎麼不繼續講了?”
鄭言所在的北祖比鄭就所在的南祖興盛,當官的人多很多。
耳濡目染加上鄭言自己要走科舉之路,他對大唐官員體係比鄭就更加清晰。
鄭言拍著鄭就肩膀揶揄
“以後出去不要說你出身滎陽鄭氏,我跟你丟不起這個人。”
這句正是鄭就剛才擠兌他的話。
“你……”
劉異做了個暫停手勢。
“鄭言,你快點講。”
醬醬釀釀,鄭言開始接力科普大唐的中央管理體係。
大唐中央機構框架,除三省六部外,還設有禦史台、九寺、五監、諸衛、諸軍。
其中九寺是事務機構,下級單位會按負責管領域分署。
九寺之一的太府寺,主要負責管理全國財貨、廩藏、貿易等。
下設兩京諸市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大盈庫等分支。
其中兩京諸市署負責管理長安、洛陽的市。
長安東市歸東市署管,西市都歸西市署。
“管理東市的官員叫什麼?”
“市署令,下麵的官員還有署丞,錄事,典事。”鄭言答。
“署丞?”
劉異想起,今天東市大門的鑰匙是孔彪從東市署丞手裡拿的。
他剛剛偷聽到的談話,有人問那個署丞嘴嚴嗎。
原來如此。
他大致猜出他們要乾嘛了,看來是有人想跟他玩將計就計啊。
劉異思索幾秒,再問
“聽說朝廷官員分牛李兩黨,你倆誰給我講講,具體是怎麼回事?”
之前公孫筆給他科普過一次,但老書童跟他一樣被困在邊塞三年。
三年朝局瞬息萬變,劉異怕自己儲備庫沒更新。
鄭就嫌棄道“你讓他講什麼,他又不客觀的,滎陽鄭氏也在局中啊,鄭氏還是李黨領袖之一呢。”
鄭言嗆道“說的跟你不在鄭氏一樣。”
劉異再次比個暫停的手勢。
“你們隻告訴我如今的宦官集團偏重哪一黨就好?”
鄭就思索兩秒,答
“大概誰都不幫吧,北司跟南衙素來恩怨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