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宣政殿。
二月朔日朝會。
今天第一個議題是討論今年該由誰主持貢舉?
自當代仲尼王起被調去藩鎮做節度使,禮部尚書職位一直空置。
這種情況下,按理該由禮部侍郎柳璟出來知貢舉。
但年前有人揭發柳璟兒子利用柳璟知貢舉的權利,向考生索賄,罪名已坐實。
柳璟曾是寶曆元年的狀元,十六年後便開始知貢舉,指點天下學子,速度之快一時傳為美談。
他一生榮耀最後被坑爹的兒子碾碎成渣渣,成為士林之恥。
柳璟上個月已經被貶為信州司馬離京,這也導致如今的禮部沒人能挑大梁主持科舉。
現在馬上開考了,牛李兩黨還為人選問題在朝堂上爭執不休。
李黨推舉中書舍人封敖主持今天的貢舉。
李德裕出列,口若懸河的滿堂種草
“陛下,自臣出任太尉以來,所有文書皆為封敖所起草,中書省六位中書舍人,在不具名的情況下,臣一眼便能認出哪個是封敖所做的文章,封敖才華斐然、操翰成章,陛下上次還稱讚他行文浮白載筆、銜華佩實,甚得聖心。”
高坐在龍榻上的李瀍,當即打開腦庫存回放李德裕說的這段。
澤潞之戰剛結束時,他曾讓中書省以自己的口吻擬一份詔書慰問前線將士。
封敖草擬的詔書中有一句“傷居爾體,痛在朕躬”,他當時極為讚賞。
這個封敖確實有才。
須臾,牛黨宰相尚書左仆射杜悰出列。
牛黨今日推舉的是一個叫陳商的右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在大唐公務員中編製中比較奇葩,左諫議大夫歸門下省管,右諫議大夫卻歸中書省管。
牛黨在中書省目前隻殘存小股勢力,陳商便是這小股勢力的代表,所以牛黨要力保他。
杜悰慷慨激昂陳詞道
“陛下,指點天下士子,文采固然重要,但更應該注重品行,右諫議大夫陳商無亂文采還是品德,都令人擊節稱賞,他是唯一能與當代仲尼王起老先生比肩的德才兼備之人。”
陳商字述聖,是南朝之陳朝陳宣帝的五世孫。
大詩人李賀在三十年前曾寫過一首《贈陳商》。
其中一句“淒淒陳述聖,披褐鋤俎豆。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描寫的就是陳商當時的窮困落魄和不入俗流的孤高才華。
陳商沒有辜負李賀的稱讚,他隔年,即元和九年就考中進士。
這些年陳商在官場一直以官清似水、剛正不阿聞名。
之後兩黨就開始各自拔高自家候選人優點,抨擊對方推薦之人不足。
可牛黨如今在朝堂勢弱,除了崔鉉外,他們一個能打都沒有,杜悰、楊汝士、孫簡等人齊上陣仍不是李黨對手。
杜悰眼見牛黨要輸,無奈對崔鉉投去祈求的目光。
他用眼神控訴“上次牛僧孺黨魁出事,你就一言不發,現在你還不吭聲,你真要叛黨嗎?”
崔鉉回頭瞅瞅劉異。
劉異搖頭示意讓他彆摻和。
可崔鉉入牛黨多年,與杜悰、楊汝士都是好友,崔鉉實在不忍心他們孤立無援,最終還是站了出來。
“陛下,孔聖人言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無論陳商還是封敖,臣認為他們皆能雲霞滿紙,可朝中剛發生過禮部侍郎柳璟縱容兒子索賄之事,若讓天下士子信任本次科考定會公正、絕不舞弊,必須選擇德行聲望更佳者,臣認為右諫議大夫陳商品德有口皆碑,更能令天下士子信服。”
李德裕不知是不是訝異於崔鉉還肯為牛黨人說話,居然沒再堅持。
就這樣朝會的第一個議題敲定結果,由右諫議大夫陳商主持會昌五年的科舉。
劉異偷偷倚著殿門口的大柱子疑惑,科舉如此重要,李德裕居然就這麼妥協了?
下一秒李德裕已經開始整新活。
他從懷裡掏出五枚銅幣,在眾目睽睽之下請宦官轉呈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