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昨晚得知劉異收了他的兩箱態度,今天再見劉異時已不那麼心虛。
王彥威給巡查團選的這家南城邸舍,毗鄰宋城著名古跡——梁園。
梁園是西漢時期梁孝王劉武營造的宏大皇家園林,如今破敗就隻剩下斷壁殘垣,卻尤為文人騷客鐘愛。
當年李白、杜甫、高適曾在這裡把臂同遊,李白還寫了首長詩——《梁園吟》。
那句“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儘顯詩人內心之豪邁。
今日邸舍人多不方便談事,劉異與王彥威並肩走向梁園,探索李太白曾經走過的路。
路上王彥威再次對宋城外的行刺事件致歉,並承諾一定會追查凶手到底。
劉異隻是敷衍笑笑。
他原本擬定的藩鎮將領拉攏名單中並不包括王彥威,因為這老頭不是一般統帥。
王彥威在如今大唐,是僅次於當代仲尼王起的知名大儒。
他從青年時期就開始著書立說,光劉異知道的就有《元和新禮》30卷,《虛古今諡法》14卷,《穆宗實錄》101novel.com卷,《元和取台禮》30卷,《續取台禮》30卷,《內典目錄》12卷等等,另外還有一本鼎鼎有名的《唐典》。
強迫一個醉心學問人領兵,其結果就是宣義軍被他操練得整體文化水平很高,軍中學習風氣濃鬱,人人都能之乎者也兩句。
劉異以為這種大儒會跟自己有壁,沒想到王彥威竟是他的鐵杆粉絲。
兩人走到平台的銀杏樹下時,王彥威神情期待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老夫聽坊間盛傳《銀瓶梅》乃是劉街使所著,不知真假?”
劉異摸摸鼻子回道
“我隻不過講了個故事。”
“果真是街使作著?老夫真是汗顏。”
“汗顏?”劉異有點迷惑。
“老夫一生著書不下兩百卷,意在啟發世人明理,可我寫的那些書卻沒有一本如《銀瓶梅》一般,隻不過講了個故事,就將人生道理講得通透,細品振聾發聵。”
“呃……”
劉異撓了撓腦袋。
《銀瓶梅》是本哲學書嗎?
敢情還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王節度使謬讚了,愧不敢當。”
“唉,劉街使就不要謙遜了,國子監祭酒楊敬之也對你的書推崇備至,他私下曾評價讀了你的《銀瓶梅》後,再讀元稹的《鶯鶯傳》,頓時感覺元才子還是膚淺了。”
劉異抿嘴,他現在開始理解了為啥後世專家對《紅樓夢》有五花八門的解讀,紅學分那麼多流派,還經常吵架。
這些腦洞大開的專家們從來沒想過曹雪芹其實隻是個作家,人家本意隻是講個故事,每天忙著應付讀者的催更都不來及,下筆前哪有時間想那麼多彎彎繞繞的隱喻暗喻。
種種千奇百怪的解讀,或許隻是所謂的專家們自己臆淫出來的,搞得個個跟曹雪芹知音一樣。
不過劉異決定好好利用一下,他自來熟地攬著老頭的肩膀詢問
“你真的喜歡《銀瓶梅》?”
“太喜歡了,老夫敢擔保,後世或許沒幾個人對我的書感興趣,但你的《銀瓶梅》一定會流傳百世。”
“那我邀請你給《銀瓶梅》作個序如何?”
王彥威大喜過望。
“此話當真?”
那他豈不是可以和這本書一樣聞達後世?
“騙你作甚?不過我有個條件。”
“千百個條件老夫都應承。。”
“我要你無條件支持我。”
“我很支持啊,各大藩鎮中,我們宣義軍購買的《銀瓶梅》銷量向來名列前茅。”
“還不夠。”
“那你說怎麼支持,我就怎麼支持。”
第五甲在靈堂停棺三天後,劉異將他暫時安葬在宋城。
他決定回程時再過來遷墳,帶第五甲回長安。
劉異給第五甲選了個風水寶地,在城外三裡的閼伯台附近。
閼伯台是座觀星台,建造於公元前兩千多年。
閼伯是遠古時期帝嚳之子,他一生不辭勞苦造福於百姓,死後被葬在自己當年築造的觀星台之下。
因為閼伯封號為“商”,此台又名“商丘”。
這就是後世河南商丘名字的由來。
安葬第五甲後,劉異率領眾人再次登船啟程,順流南下。
喜歡大唐一根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一根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