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和的死訊在第三天傳回長安。
李瀍得知後表情淡然,他終於又找到一個今天罷朝的理由。
午後李瀍來到興慶宮,登上勤政樓頂層。
他發現除了太皇太後郭嬋,左金吾衛大將軍郭仲禮也在。
郭仲禮看見皇帝,兩步上前,恭謹施禮。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郭卿怎麼也在?”
“臣今日休沐,特來探望姑母,我與姑母聊的差不多了,就不打擾陛下與太皇太後共敘天倫,臣請告退。”
郭仲禮想走,李瀍也沒有挽留,不想正在窗前憑欄遠眺的郭嬋突然出聲。
“仲禮不是外人,你就留下陪我們祖孫一起說話就好。”
郭仲禮乾笑看向李瀍,最後尷尬地留了下來。
李瀍感覺沒必要在這種小事上忤逆老太太,也沒有反對。
他對郭嬋簡單行禮後,直接表明來意。
“祖母,朕剛接到洛陽傳來的消息,十姑母定安大長公主李太和前日薨逝。”
“什麼?”郭嬋驚得身體顫一下,“怎麼會?”
她僵硬的木訥了一會,隨後憤怒瞪向郭仲禮。
“我不是讓你替我常去看看太和嗎,你怎麼沒告訴我她病了?”
年初時郭仲禮的正室娘子去世。
郭嬋知道自己這個侄兒一向對太和有意,就鼓動郭仲禮跟太和多走動,親近些。
她始終沒有放棄將養女嫁入郭家。
郭仲禮聽到李太和死訊滿臉愕然。
“太和薨了?這怎麼可能?”
郭仲禮先是不可置信,隨後臉上漸漸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悲傷。
李太和是他這輩子最鐘情的女子,從小就喜歡。
他神情無奈地解釋:
“姑母,我之前確實有經常去公主府看望太和,但自從我上次對她表明心意,她就不再見我,我連她去了洛陽都不知道。”
郭嬋痛心疾首道“這孩子從小就強,唉……”
老太太隨後又問李瀍“她有留下什麼話嗎?”
“十姑母留下一份親筆手書,她說為自己在洛陽選好了墓穴,求葬儀從簡,不追諡,不祭拜,隻希望死後獲得安寧,無人打擾。”
“唉……她這又是何苦呢?”
“祖母意下如何?”
“假如這是她最後的心願,隨她吧。”
李瀍下樓時,若有所思地望了郭嬋和郭仲禮一眼,恰好與郭嬋、郭仲禮對他的審視目光撞上。
三個人都從其倆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懷疑。
李瀍下樓後,郭嬋對侄兒擺擺手,示意讓他退下。
郭仲禮離開後,郭嬋獨自站在高樓上眼神空洞地俯視長安街道。
下麵熙熙攘攘的人群將她襯托的愈加孤單。
兩行清淚無聲從老太太眼角滾落。
她親手撫養養大的最後一個孩子也離她而去了。
大唐最尊貴的女人終於活成了孤家寡人。
~~~
劉異離開宋州後,下一個比較大的碼頭在宿州柳子鎮(今安徽淮北市濉溪柳孜碼頭遺址)。
宿州之前隸屬於徐州,元和四年才獨立出去,現在歸治所在徐州的武寧節度使管轄。
武寧藩鎮成立較晚,卻異常彪悍。
長慶元年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驅逐了節度正使崔群。
當時唐穆宗剛繼位,朝廷無力征討,隻能正式任命王智興為武寧軍節度使。
九年之後王智興被調走,朝廷指派將門虎子李聽繼任武寧軍節度使,可武寧軍不認同這個任命,嚇得李聽不敢去徐州赴任。
朝廷隻能再派原忠武軍節度使高瑀過去繼任。
高瑀個性寬和,根本鎮不住武寧軍,隻待一年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