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大臣堆裡,李德裕的臉色尤為難看。
他望著三丈外聚在白敏中周圍的幾十名官員,臉上露出費解表情。
那些人裡包括吏部尚書崔龜從,刑部尚書崔元式,大理寺卿馬植,禦史大夫趙開,戶部郎中鄭薰,殿中侍禦史崔慎由,中書舍人崔荊,還有兵部郎中崔珦,右拾遺鄭顥和左拾遺鄭從讜,尚書郎崔球和尚書郎王龜,給事中鄭亞和給事中高少逸……等等。
李德裕想不通白敏中怎麼突然就異軍突起了?
想當年白敏中還是他提拔上來,後來他因為白敏中堂兄白居易與牛黨交情過深,便沒有繼續提攜白敏中。
李德裕想不通白敏中既沒士族背景,又被他處處打壓,為何突然這麼吃得開,身邊能凝聚如此多的官員?
其中許多還是他李黨的人。
李德裕敏感地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可當局者迷,他想不通問題出在哪裡。
李德裕現在特彆懷念一個人。
“劉異怎麼好端端就死在蘇州了呢?否則以那小子的聰明,定能幫老夫看破其中的玄機。”
《清平樂》演奏接近尾聲,另一邊等待上場的雜耍百技藝人已經各就各位。
這些百技包含有角抵(摔跤),跳劍(拋接利劍),尋橦(爬長杆),蹴球(踢球),踏繩(走鋼索),舞於竿顛(高蹺),吐火等等。
除了雜技表演,還有動物表演。
今天還可以觀賞到各地進貢上來的鸚鵡、孔雀、大象、犀牛等稀有動物,還能看到五坊訓練的馬舞、象舞和猴戲等等。
大小動物們均來自東內苑的小兒坊。
之前大明宮東牆外右側有一塊占地相當於半個大明宮大小的區域,被單獨圈起來,叫“小兒坊”。
小兒坊跟小孩子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宮中五坊飼養和訓練動物的場所,相當於大唐皇家動物園。
五坊即雕坊、鶻坊、鷹坊、鷂坊、狗坊。過去五坊宦官經常仗勢虐人,他們馴養牲畜的地方又叫“小兒坊”,所以五坊宦官也被百姓們蔑稱為“五坊小兒”。
許多人認為小兒坊起於唐德宗,終於唐順宗。事實上五坊編製一直都在,隻是小兒坊被改建後圈在東苑內,動物表演仍在繼續。
興慶宮現在如此熱鬨,喜歡看熱鬨的太皇太後郭嬋卻沒有下樓。
她依舊站在勤政樓頂層俯視大地,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從昨晚開始她右眼皮一直在跳,跳得她心緒不寧。
郭嬋回頭問女使“陛下現在何處?”
“回稟太皇太後,陛下仍在大明宮齋戒,準備晚上的大醮。”
太陽落山之後,在興慶宮看完表演的眾人轉場去大明宮參與金籙齋“散壇設醮”儀式。
望仙台前麵的大廣場上五日前就設了金籙齋道場。
道教講求三籙七品,其中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國王,惟帝王才可以用。
眾人抵達道場外,看見露天廣場上設有兩層的方形玄壇。
一層壇直徑三丈,二層壇直徑二丈。一層壇內放置著四張幾案,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擺放,二層壇放置一張大幾案,坐東朝南擺放。
每個幾案上都擺著一個僅一兩重的小金龍。
盛五方天文,文用五色,紋繒隨方,匹數合三十六之數。
二層壇上的幾案上除了有一隻小金龍,還擺有香爐和寫有東皇大帝的牌位。
牌位前有九個裝有梨、柿、棗、橘、梅……等九果的金盤,和盛有劍南春、石凍春、曲米春、梨花春、富水春、甕頭春……等九種酒的玉杯,此外還有九種糕點,九色鮮花,九根香燭。
供品之後居中放著兩個大托盤。
一個托盤裡盛放著一身疊得整整齊齊的紫色道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