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時代!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深冬,迫切想要徹底擊潰匈奴帝國的劉徹,再次籌劃大軍出塞,出擊匈奴人。
之前劉徹曾經在出兵漠北還是河西而猶豫不決,不過最終還是在公孫弘的勸說下選擇主動打擊匈奴王庭。
河西那邊經過之前蘇辰與霍去病一把火燒掉休屠部王城的事情,早已經是成了驚弓之鳥。各處部落幾乎都退卻到了祁連山下,而且都是些雜胡,哪怕出動大軍掃蕩這裡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相反,已經退往漠北一帶的伊稚斜王庭才是最好的打擊目標。
劉徹很清楚匈奴人的弱點是什麼,那就是他們的人太少了。
比起西域諸國來說,控弦數十萬的匈奴人絕對是人口大國。可與有著數千萬人口的大漢比較起來,匈奴的人口甚至還不如一些大郡的人口多。
隻要能摧毀匈奴人的人口基礎,無論是直接擊殺還是俘獲,又或者是招降到自己這邊都行。等到人口少到一定的程度,那匈奴人自然也就無法維持從東到西橫跨萬裡的偌大帝國,自行崩潰就在眼前。
伊稚斜身為匈奴單於,身邊肯定是帶著匈奴的主力軍團。這些青壯們一旦被打垮,匈奴的末日也就到了。
劉徹同意了公孫弘的建議,正式下達了籌備的命令。
大軍出征的步驟並不複雜,實際上說來說去就是兩個方麵,一曰糧草,二曰財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已經說透了食物對於軍隊的重要性。而無論是軍士們的俸祿,手中刀槍,身上鎧甲,胯下戰馬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必需品消耗品,都是能歸結在財貨之中。
大漢不缺糧食,各處的穀倉裡麵堆滿了糧食,甚至富裕到能夠用陳糧開始釀酒的程度。
至於草料,執行多年的收取芻稿也就是草料的稿稅,同樣可以滿足數以十萬記戰馬的需求。
盤算了一番自己的家底,劉徹終於發現自己缺少的是財貨。
從劉邦在白登山狼狽逃亡開始,幾代漢家天子竭儘全力的儲備物資,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報仇雪恨。所以到了漢武帝時代,他的手中是很有錢的。
可問題在於,此時他想要的那些貨物都是在蘇辰的手裡,而蘇辰則是出了名的隻喜歡收黃金。
自從為軍中將士更換新式鎧甲與兵器,軍中就掀起了一股極為強烈的換裝風潮。各處軍頭們都是整天給天子上書,要求給自己所部換裝。
這些新式鎧甲防禦力極為堅固,弓箭三十米內都無法射穿。
除非是換上新式武器,否則之前那些刀槍劍戟基本上都沒什麼用處。除非是命中要害,或者是狼牙棒虎頭錘開山斧這樣的重兵器打擊。
新的鎧甲和武器很好,但是卻需要消耗大量從蘇辰那裡買來的上等百煉鋼。
一名普通軍士從頭到腳的全套甲胄外加兵器,至少也得五十斤起步,而整個大漢足有近百萬軍隊!
劉徹沒那麼多黃金給全軍換裝,隻能是先給包括羽林軍在內的一部分軍隊更換。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話說了幾千年了,羽林軍有了彆的軍頭當然不乾了。軍方內部的哄鬨讓劉徹非常頭疼。
軍方可不是那些列侯,可以隨他擺弄。已經被劉徹養成了猛虎的軍方,哪怕是劉徹也得哄著攏著。彆的不說,至少這次出擊漠北的兵馬都得配上新式的鎧甲與武器。
預定的出擊兵力是十萬精騎,連人帶馬的鎧甲武器馬鎧什麼的,至少幾百萬斤。
如果這些百煉鋼可以用五銖錢買的話,那劉徹絕對是二話不說要多少給多少,他庫房裡的五銖錢多到串錢的繩子都爛掉了。
可蘇辰為了回應之前劉徹不給他黃金的事情,對於少府來買鋼鐵隻收黃金。
幾百萬斤的鋼鐵在現代世界裡不值什麼錢,可在大漢這兒那就是天價了。
彆說劉徹沒有這麼多的黃金,就算是有也不可能全都用在這上麵。
換做彆人,哪怕是蜀中卓家又或者是南陽郡的大豪們。少府直接就上門去搶了,還是連人帶作坊一起搶的那種。
可這些鋼鐵的主人是蘇辰,他們就沒有這個膽量了。
蘇辰曾經水淹上林苑的故事在長安城內傳的神乎其神,是個人都說他是龍王轉世能呼風喚雨。再給少府八個膽子也不敢去找他的麻煩。
最終,劉徹隻能是通過霍去病去找蘇辰,讓他去未央宮赴宴。
看著手中淡黃色胡楊木簡牘上的一排隸書,蘇辰想了想“我記得送過一批白紙給天子,為什麼還在用竹簡木牘?這玩意多不方便。”
霍去病愕然“天子要請你看歌舞,你在乎的居然是用的木牘不用紙?”
蘇辰用手指翻轉著木牘“歌舞什麼時候都能看,可生意的事情卻耽誤不得。那些紙都乾什麼去了?”
年紀輕輕就開始留胡子的霍去病抬手抹一把胡須沾染的酒水,哈哈大笑“還能乾什麼去了,當然是藏起來了。都被尚書台拿去謄抄那些孤本古書,然後藏進了藏書閣裡。我上次去看孫武十三篇的時候,就是看的紙上的。”
前段時間蘇辰曾經出售過一批a4紙。賣的時候的確是眾人追捧,價比黃金。可問題是這年代裡知識是被壟斷的,能用得上紙張的也就是勳貴們與皇家。他們都買了一批之後,蘇辰的紙張反倒是成了一次性的生意。這與他想象之中整個大漢從此走上紙張全麵代替竹簡的設想相差甚遠。
蘇辰放下木牘“這事我知道了,赴宴的時候肯定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