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妍有點若有所思,看來想從路人嘴裡聽到有用的信息是沒有可能了。
隨即又想到之前那二十幾個人的一大家子,他們說的好像不是去興唐府,而是說要去汴州,應該是隻是路過這邊而已。
這邊到汴州的話,應該還有二三百公裡吧,那可是有的走了。
誒,不對,汴州那不就是薛家那個後世那個有名的曆經好幾朝的薛居正的出生地嗎?
她到現在也沒鬨清楚,之前李灝所說的京城薛府,到底是哪個,畢竟這兩個地方都算是京城,按他的說法應該是挺有實力的,不知道和薛明華所在的是不是一個家族。
而他說的京城,若是興唐府這個,就有可能不是,當然,最有可能是汴州,那裡也是三京之一,她之前可能理解錯了,一說京城薛府就以為是同一家。
其實也好說,這不有個現成的薛家人嗎,不懂就問,反正他們都是一個姓的,她可以順便打聽一下。
傾妍轉向薛明華道“之前一直也沒問問,您所在的薛家是與汴州薛家同一族嗎?”
薛明華本來有些昏昏欲睡,兩個孩子已經趴在車上睡著了,雖然還有些顛簸,不過這大下午的,之前又玩兒了一會兒,就是很容易犯困。
一聽傾妍問這個,她就來精神了,其實她也想問一問傾妍到底是出自哪一支的。
“是啊,我們與汴州薛家為同一族,我們是旁支,以前在河東,後來徙至汴州的。
陛下在魏州這邊稱帝之前,我們一族投奔過來的,本是想要建一份功業,未曾想陛下又遷都到了洛城,這裡被賜名為興唐府,並把我嫡支的伯祖父封了通事舍人,跟著一起去了洛城,後一路升為檢校兵部尚書,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官位了。
我祖父則是留在了這裡,做了衛尉少卿,父親也也在祖父手下某了個職務,之後我們的這支就在此地居住了下來。”
頓了頓有些疑惑的道“妹子,難道你與我們不是一族?”
傾妍搖搖頭道“應該不是,不過也說不好,也許之前是呢。我們祖上就遷到了北地,具體是哪一支已經不可考了。
自我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幽州那邊,沒聽祖父說過之前是從哪遷來的。”
她這也不算說謊,他們家確實是在幽州,隻不過是在後世的而已,當然,這個就不用說的太清楚明白了。
薛明華自行在心裡猜測道看來那一支應該是很早就分出去的,而且混的還不錯,能養出這通身氣質的女子,家世條件應該不會差。
“妹子之前說幽州那邊已經陷入契丹人之手,那你家裡人可都逃出來了?”
她突然想到傾妍之前說的,契丹人已經入了雲州,想比幽州也不能幸免。
傾妍一噎,唉,編不下去了呢……
眼珠子轉了轉,想到一個地方,對她道“他們現在很安全,在業城李將軍那裡,我們兩家是世交,他們會照顧我家人的。”
薛明華點點頭,“那就好,哎……這契丹人入關了,以後恐怕又要亂起來了,也不知道興唐府這邊能不能安穩。
我這十幾年都在邯城,耳目閉塞,許多事也無處去聽聞,彆說皇城那邊的事情了,就連京城這邊,都是我出事之前的記憶。”
傾妍想想也是,在薛明華這裡打聽情況,其實還不如在李灝那邊知道的多。
當時因為沒辦法坦白身世,隻能任由對方猜測,她跟對方說話一直都是模棱兩可的,也不好直接的這些,以免引起懷疑,現在想想還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不過也無所謂,反正都要走了,他現在也就是找個話題聊一聊而已。
之後薛明華又跟她說了一些離家之前知道的事情,那個時候,薛家在朝為官的職務已經不低了,隻不過他們這支官位不是很高而已,也不屬於天子近臣,算是地方官。
不過家裡讀書人多,有人脈在,再出幾個官員也是早晚的事兒。
兩人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一些對京城和還有皇城那邊的猜測,當然,都是她們兩個胡亂瞎猜的,傾妍也是依著自己學過的那點三言兩語的五代史來猜的。
現在皇城那邊應該也是比較亂的,畢竟石敬唐很快就要在太原稱帝,想也知道,皇城那邊不可能一點消息都得不到。
契丹人都已經入關了,這動作可不小。
不過再亂也跟她沒有什麼關係就是了,她一個臨時到來的過客,憂國憂民可不是她需要做的事情。
這些也不好對薛明華說太多,雖然她給人的形象不是一個閨閣女子,但就算是一個喜歡行俠仗義的俠女,也不可能知道太多的國家大事,這太不合理了。
傾妍背對著車棚內,從衣服兜裡悄悄掏出手表瞄了一眼,已經三點四十了,天還是很熱的,太陽倒是沒有之前那麼毒了,不過依然沒有風,感覺有些悶。
不會是要下雨了吧?
她還沒說什麼,就聽薛明華道“妹子,這天看著有點不對,估計是要下雨了,要是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還是先行避一避的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邊的雨下一陣就過了,不會有太長時間,到時候再上路也不遲。”
傾妍點了點頭,“好,我看著點路兩邊,若是有人家或是寺廟一類的咱們就進去避一避。”
他們這個棚子雖然看著挺好,其實隻能遮擋太陽,可擋不住雨。毛毛雨還好,要下中雨大雨的話,裡麵的棉被什麼就都要淋濕了。
傾妍有些後悔,當時去雜貨鋪的時候看到桐油紙了,就是做雨傘用的那種,她還專門好奇的看了看,怎麼就沒想著買一張呢。
要是有桐油紙,現在往棚子上麵一一蓋,就算是下雨也不怕了。
現在這天雖然還沒有陰下來,太陽卻已經像是被蒙上了一層水霧,確實是風雨欲來的樣子。
讓小毛驢繼續加快速度,一邊觀察著兩邊。
他們可能是在官道上的緣故,這一路走來路過的村子並不多,不是荒地就是樹林。
這邊不像後世,村子恨不得都修在公路邊,大多都與官道有不近的距離,隻有那些有商鋪的城鎮,才會挨的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