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皇那裡接到旨意,喬鬆轉頭就將朝中各部的首腦叫到了東宮,商議針對草原的移民計劃。最終決定由蒙恬所率領的北部軍團開進草原,修建鄔堡,並就地招募當地牧民,由帝國發放糧食錢財,以方便他們購買物資。
同時,戶部組織大秦商會的豪商進入草原,組建固定的交易市場,以保證草原上的物資充足。
在這個過程中,戶部也需要組織人手,對草原上的牧民身份登記造冊。隻有獲得大秦的合法身份,才能進入交易市場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簡單來說,這些措施,還是為了實現之前釜底抽薪的計劃。除了一些天生的壞種和心理變態之外,隻要能好好的活下去,誰也不願意提起刀子和人拚個你死我活。
朝廷的動作很快就執行了下去。
戶部尚書蕭何親自跑了一趟太學,從太學學院和百家學宮之中帶了一批人出來,打算把他們丟到草原上去做實習,順便解決此次草原馴服計劃中人員缺口的問題。
士子們對於能有這樣的機會都很歡迎,因為這可以給自己的履曆上添上漂亮的一筆,未來畢業之後無論是參加科舉入仕,還是在商會中找活都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如果在這樣的實習中表現優異,不是沒有可能被主官看上直接帶在身邊。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也是開拓自己的眼界和人脈的好機會,所以但凡有誌之士都是削尖了腦袋往裡麵擠。
湊夠了人之後,蕭何從戶部抽調了十二位官員,又從喬鬆那裡要來了調令,調集了兩千玄甲鐵騎和三千步兵,一路護送著這些人前往塞外。
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蕭何又馬不停蹄的從尚書省拿到了公文,調取全國各地的戶籍名錄,召集戶部官員,以及受邀前來的地方官和豪商商議如何在不影響當地民生和商貿的情況下,抽調合適數量的百姓移居草原,以及各種福利政策。
總之,蕭何這個喬鬆麾下的頭號心腹,可謂是忙的腳不沾地,甚至是恨不得把自己一個人掰成八瓣去使用。
大秦如此大動乾戈,頓時讓所有人意識到,大秦恐怕不會輕易放過已經吃到嘴裡的這塊兒肥肉了。
……
齊國……
按照最初的封賞,田建被封為明德公,封地臨洮。但這麼些年下來,田建在昔日齊人的幫助下,憑借最初從帝國借的三萬精銳,一次次征伐海外,已經將自己的地盤一次次擴大,如今已經遠遠不止臨洮那麼巴掌大的一塊兒地方了。
事實上,如今的齊國已經打入了羌地,也就是象雄人的地盤。
該說不說,對付外族,戰國七雄還真沒一個慫的。哪怕是田建這軟骨頭,也沒把蠻夷當回事兒,而是當成了一盤菜,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要不是喬鬆得知齊國的擴張速度,想到了高原反應這個事兒緊急叫停了五軍都督府針對田建的借兵政策,天知道田建會打到哪裡去。
借助高海拔的優勢,齊國得以俯瞰西域,以此成為了西域之畔的一個強者,可以通過西域來獲取養分養活自己。田建也因數次拓邊,從原本的明德公再次獲封齊王,得以在這西部邊陲複立宗廟,香火祭祀。
但這一切隨著田建的薨逝急轉直下,齊王的諸位公子都具有分封的權利,一下子將原本偌大個齊國變成了十幾個小封國。
更有些小封國遠離西域,失去了西域這塊兒寶地,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窮的能尿出血來。
所以,齊國大公子對自己的封國一下削弱成這副逼樣子,是非常不滿的。更不滿的是,原本他老爹田建在的時候,好歹是老齊王,齊人願意投效,再造家園。
可特麼的老爹一死,麾下的文臣武將也紛紛另謀他路。雖說他憑借嫡長的身份,依舊獲得了一大批人的支持,可問題是好多人本身就是他那些兄弟的母族供養出來的,如今那些兄弟獲得了封地,人家當然不願意繼續幫他了。
所以,齊國大公子田璋在臣下的建議下,開始暗中勾連那些對推恩不滿的諸侯,試圖給帝國找些事兒來了。
齊國都城位於大河之畔,取名永平。
簡陋的宮殿中,田璋正臭著臉聽臣下的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