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可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而是他們作威作福的工具。
他們知道,要想對付冷鋒以及洪山莊的勢力,僅僅靠他們這些人的官威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能夠拿捏得住冷鋒的力量才行。
畢竟現在的冷鋒,已經不是以前的冷家了,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武裝力量和民間基礎。
那些朝廷頂級權貴雖然不把冷家看在眼裡,但是並不代表他們都是蠢貨。
相反,他們在這方麵都是無比的精明。
可以心理上藐視冷家父子,但是在計劃和行動上,必須足夠重視。
這一次調集五萬多名官兵,為的就是徹底讓冷家父子感到絕望。這樣才能方便他們拿捏冷家父子,同時也能夠顯示出他們的強大。
在楊廣等一眾臨江城官員的迎接之下,朝廷代表團高調地進入了臨江城。
這些人湧入臨江城,一下子就讓臨江城變得熱鬨起來。
同時冷鋒也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畢竟這一次朝廷代表團的行動十分高調。彆說是冷鋒手中握有強大的情報能力情況之下,就是很多普通人也知道楊顯赫等人的行蹤。
對於這些朝廷代表團要想乾什麼,冷鋒不怎麼關心。隻要不招惹他,他也不會過問。
這些家夥的行為隻要和他不沾邊,他們賣國求榮也罷,一心為國也好,與他冷鋒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但是這些人的目標是臨江城,就不得不引起冷鋒的高度重視。
畢竟以冷鋒的情報能力,自然早就知道朝廷談判代表團的帶隊之人,是楊家的二爺楊顯赫。
楊顯赫是什麼人,他來臨江城乾什麼!
關於這點,冷鋒非常清楚。
楊家前麵幾次針對他的行動,雖然全部失敗的,但是楊家人肯定要借這次機會搞一個大動作。
楊顯赫在這種情況之下來到臨江城,很明顯就是為了針他冷鋒。
不然的話,以楊家人的地位和格局,是不可能對一個小小的臨江城如此看重的,更不會如此興師動眾帶這麼多人進入臨江城之中。
畢竟以朝廷談判代表團如此高調的行事作風來看,他們就是經過臨江城,也不會將臨江城大小官員看在眼裡。
彆說是臨江城的官員出城十八裡相迎了,就是出城八十裡相迎,他們也不會事先就和臨江城的官府溝通好了要進城。
雖然這裡麵有楊廣同為楊家嫡係的原因,但是也不是他們如此大張旗的將軍隊也調入臨江城的原因。
畢竟朝廷可是有規定,邊防軍隊如果不是在特殊情況之下,是不能離開自己防守的位置。
更何況他們不僅僅離開了前線,而且還堂而皇之的進入了遠離邊疆的縣城。
就算這些人的身份特殊,和大多數的邊軍不一樣,但是在戰時之際,他們也駐守在邊境,隸屬於朝廷前線陣營。
朝廷這個規定由來已久,主要是為了防止軍隊出現問題。
除非是遇到戰時緊急的情況,或者是立了巨大軍功,才會受到特許不受這個規定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