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冷鋒如今的記憶力太過強大,以他過目不忘記的能力,沒用多少時間,就已經將這個時候的經義考試內容熟記於心。
這個時代沒有孔聖人,但是卻有一個文聖人,而且他們提出的教育理念也差不多。不過兩人具體經曆的事情卻不一樣,所留下的經典著作也同樣有出入。
這個時代的儒家學派,是以文聖人那一脈為代表的。
同樣,科舉考試的內容,也是文聖人的文化遺產為主。
經義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具有深厚儒家文化素養和經學造詣的人才,以維護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並為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人才支持。
在科舉時代,經義成績往往對考生的仕途產生重要影響。
然而,經義試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考試形式較為僵化、內容相對單一等。
不過這時的經義還是占據了科舉考試很重的份量,讀書人所謂的苦讀聖賢之書,有一大半都是這方麵的書籍。
冷鋒在這方麵並不占什麼優勢,就是他在前世所看過的那些經義方麵的內容,也不好完全照搬到這個時代。
畢竟兩個時代的知識傳承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完全照搬的話,無異於東施效顰。
不過這也難不住冷鋒,無法完全照搬,但是可以相互參考印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冷鋒雖然在經義方麵不占優勢,但是他可以借用穿越人士的光環。
大朝試的時間是一天,從早上到傍晚,中間隻有半個時辰的進餐和休息的時間。
如果認真起來的話,冷鋒隻用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答案,但是這種大朝試是不可以提前交卷的。所以每一道試題在開答之前,冷鋒還是很認真的思考了很久。
這樣讓其他人看上去冷鋒也不顯得那麼突兀,畢竟在這種大朝試之中,來自天下各地士子們總有一些顯眼包出現。
甚至,比冷鋒書寫速度更快的人都有。
當然,也同樣有在規定的時間到達的時間,沒有全部完成答卷的。
而這些人的表現,也同樣被負責考試的官員記錄在案,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將記錄的內容上報。這些士子們在大朝試中的表現,最終也會呈現到主考官那裡。
如果有特彆有趣的情況出現,也會送到皇帝那裡。
當然,皇帝要想關注某一個人的考試狀態的話,也會特意讓人關注,並且將情況反饋到自己的手邊。
皇帝這一次要關注的人就是冷鋒,畢竟這位是去年麵聖之後,主動辭去了封官的機會,並且信誓旦旦的要在今年的大朝試中獲得榜首的人。
而且皇帝關注冷鋒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因為如此,還有其他的更為重要的原因。
在皇帝看來,冷鋒無論在大朝試之中獲得何等名次,都不會影響到他的計劃。畢竟冷鋒表現出來的價值,已經不是一個讀書人所能夠擁有的。
當然,興帝也不會為了刻意打壓冷鋒,或者是拉攏他,就在大朝試中針對他或者是故意放水。
如果冷鋒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本次大朝試的榜首,那麼他正好可以順理成章的將冷鋒留下在朝廷做事。
如果冷鋒在大朝試中表現不佳,那麼他也同樣會借著去年冷鋒的誓言給予一定的壓力,讓冷鋒在他的恩威並施之中為朝廷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