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外孫領命。”子貢朗聲答道。
如此一番寒暄過後,孔子及其門徒們曆經波折,總算是在衛國得以正式安定下來。
這一夜,時至戌時,天空中明月高懸,繁星點點,灑下銀輝一片。四周萬籟俱寂,唯有微風輕拂著樹葉發出細微的沙沙聲響。
其他師兄弟們早已進入甜美的夢鄉,然而此時,子淵卻輕輕地踱步來到孔子所居房間門前,抬手輕輕叩響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
屋內,孔子正端坐在地上,麵前擺放著一張古樸的書案。他手持一卷竹簡,借著微弱而搖曳的燭光,聚精會神地閱讀著上麵的文字。
燭火在黑暗中跳躍閃爍,光影交錯,但這絲毫沒有乾擾到孔子的專注力。他時而眉頭微皺,似在思索書中深意;時而嘴角微揚,仿佛對某句話深有感觸。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傳入孔子耳中。起初,他微微一怔,似乎有些詫異於此刻的打擾。
但隨即反應過來,緩緩放下手中竹簡,站起身來,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門口。當他打開房門,看到門外站著的竟是自己的得意大弟子子淵時,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意外之色。
“夜已深,子淵何故尚未就寢乎?”孔子疑惑道。
顏回神神秘秘地湊近自家老師,輕聲道“弟子確有不便為外人道之秘辛欲稟告於夫子,子可願一聞乎?”
孔子聞言心中疑心更重,究竟什麼秘密會令博學多才的大弟子這麼鄭重其事呢?
“子淵,何事如此諱莫如深,不妨直言便是!”孔子慈祥地說道。
“夫子,今日赴蘧府途中,吾等曾言及當世少年翹楚越國右司馬王子越,此子實與吾魯國休戚相關也!”顏回激動地說道。
今日白晝在馬車上,顏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一個名叫王浩的少年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曆和跌宕起伏的崢嶸歲月。
王浩這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謀略,其乾坤手段更是令人驚歎不已。孔子靜靜地聆聽著,心中不禁對這位神秘的少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顏回的描述越來越生動形象,孔子的腦海中逐漸浮現出了那個少年的身影他或許身姿挺拔如鬆,眼神明亮似星;他殺伐果決,用自己瘦弱的臂膀守護整個越國的安寧。
想到這裡,孔子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恨不得立刻就能見到這個讓他如此心動的少年。
“天生子越,如久旱逢甘霖也。”孔子內心暗暗感歎道。
在不知不覺間,孔子心中竟然萌生出了想要將這個少年收歸門下,成為自己弟子的念頭。這種想法一旦產生,便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愈燒愈烈……
“哦,子淵此言何意?王子越乃越國小農出身,如何乾係吾魯國乎?”孔子眼中希冀道。
越國和魯國分彆位於華夏大地的南端和北端,兩者之間相距足足有千裡之遙。對於孔子來說,要將王浩這個年輕人與遙遠的魯國聯係起來,簡直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畢竟相隔如此之遠,而且也沒有明顯的線索表明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
然而,孔子內心深處卻極度渴望著王浩能夠與魯國有切實的關係。因為當下魯國的狀況令人憂心忡忡定公昏庸無能,季孫氏等三桓把持朝政,朝野離心離德,可謂是一片混亂不堪,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讓這位智者感到無比頭疼、束手無策。
如果王浩真的能與魯國有所牽連,那麼或許他就有可能憑借自己的卓越才能給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帶來一絲轉機,甚至拯救它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期望雖然渺茫,但卻是孔子心中僅存的一線希望之光。
“昔年,昭公庶子公(輸)果育有一女,名曰公(輸)薑,此女今為王子越之偏妻也。”顏回將自己通過秘密渠道打聽來的秘密對孔子和盤托出,語出驚人道“據弟子所知,公子公果今或尚於人世,居於會稽右司馬府也。”
“哦,果真如此則魯國幸甚矣!”孔子撫須欣慰道。他那蒼老的臉上顯出一絲希望。
孔子的母親乃是魯國季孫氏家族小宗一脈所出,正因如此,其本人對於三桓的態度可謂是極為複雜且微妙的。
當目睹三桓日益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而魯國公室卻逐漸勢微、威嚴掃地之時,孔子心中不禁燃起了一團熊熊烈火,渴望能夠有所作為,以挽救這日漸衰敗的魯國於水火之中。
孔子深知,若要重振魯國雄風,就必須恢複那曾經被人們淡忘和拋棄的古老禮製,並全力維護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
然而,這樣一來勢必會觸犯到三桓既得的巨大利益,二者之間的矛盾猶如針尖對麥芒,根本無法通過妥協或和解得以消除。
儘管前路荊棘密布,但孔子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他四處奔走呼號,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試圖喚醒民眾對於禮製和君權的重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惜事與願違,最終“墮三都”行動的失敗給了孔子沉重一擊,讓他不得不開始深刻反思自身的策略是否真的行之有效。
在經曆了無數次痛苦的思索之後,孔子終於意識到,僅憑他一人之力以及那套看似完美無缺的理論體係,恐怕遠遠不足以解決魯國根深蒂固的種種問題。
而王浩此人年紀輕輕卻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氣,仿佛天生就是為了解決這些棘手難題而來。那麼,這位神秘的少年究竟能否成功搞定這一切呢?眾人皆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芳華殿中,南子與梵娘主仆也尚未入眠。她們討論的乃是今天白天南子與孔子見麵的事情。
“仲尼此人可謂君子之典範,堪稱學富五車,然其治國之道,卻未必可行也。”南子表情凝重,歎息道。
此次,她見孔子目的之一就是想詢問女子掌管國政是否可行,孔老頭雖沒有明說,可人家隱晦地否定了這個議題。
仔細一琢磨就知他那一套有些過於理想化了,現實中哪來那麼多英明的君主,賢德的大臣?多半是大國君主好戰,沒有一個不想搶奪領土,使本國稱王稱霸的。
至於文武大臣,賢者鳳毛麟角,多的是如同本國彌子瑕、吳國太宰伯嚭那種阿諛諂媚之臣,再不就是如同晉國範獻子士鞅、魯國三桓那等權傾朝野,把家族利益淩駕在國家利益之上的自私之臣。
反而淳樸善良的列國百姓更容易被這套禮義廉恥、忠君愛國的把戲糊弄。
喜歡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