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時間,薑芙都在寫寫畫畫,刪刪改改。
她要做的,與曆史上黃道婆改造的三錠紡車非常相似。
這也是目前最適合的紡車,能大大提高紡紗紡線的效率,並且利用手上現有的材料就可以製作出來,不會太紮眼。
圖紙有了,薑芙去找薑滿囤,這是現成的幫手,不用白不用。
一大一小在後屋裡翻找了半天,要先挑木料。
把可能用上的都搬出來,再挨個對比,最後薑滿囤開始刨。
薑芙在旁邊監工,她告訴薑滿囤,要嚴格照著圖紙上的形狀和尺寸,否則就有可能安裝不上。
即便勉強安上了,也未必能順利運轉。
把薑滿囤搞得很緊張,刨兩下木頭,就要低頭看一眼圖紙。
可憐見的,他原本隻是偶爾給家裡做個板凳,打個桌子啥的,連縣裡木匠鋪子的學徒都比不上。
但妹妹信任他,薑滿囤拚了!
另一邊,小田氏除了照顧狗毛,就坐在炕上搓絨線。
苗氏要做飯,洗衣服,能坐下來搓絨線的時間少,不過她手腳快,逮著空閒就來搓,居然也搓了不少。
炕上整齊地擺著絨線團。
薑芙也在思考,如果她真的把紡線車改良成功,那麼就無需人工搓絨,量大,出來的線也更均勻。
接下來呢?
有了線,她是不是還要繼續改良織布機?
很快,薑芙暫時按下了這個念頭。
把破舊紡車改一改,還可以說是家裡大人哄著幾個孩子玩,說出去也不打眼。
但弄了織布機,可就不好解釋了。
這是西北,不是江南,壓根沒有織布紡紗的傳統。
聽說江南那邊的女子,靠著一台織機,不過幾年的時間就能給自己掙出一份嫁妝,所以家家戶戶機杼聲不斷,百姓習以為常。
如果以後有機會,薑芙打算也去江南看看。
沒有織布機,薑芙又把思緒拉回來。
那就先把棒針、鉤針之類的利用起來吧。
這東西上手快,花樣多,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都能學,甚至連男人練上一段時間,也像模像樣。
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都想了一遍,薑芙又打起瞌睡。
見她犯困,薑老太示意大家小點聲,她把孩子抱回屋裡,然後繼續帶著兩個兒媳搓絨線。
“娘,地裡都翻了兩遍,是不是該種上冬麥了?”
小田氏想著她這月子也坐了好幾天,差不多可以下地,播種不算太累,她能受得了。
這年月,哪有幾個小媳婦能坐滿月子的,遇到不厚道的婆家,隻要能喘氣,都得給我乾活。
薑老太點點頭“叫他哥仨明兒就去弄,那兩畝上等的,種上豆子,豆子吃肥,再挑些糞水澆上,養一養。其餘的一律種麥,要是哪塊地實在貧得厲害,就改種黑麥。”
莊稼怎麼安排,她心裡有譜,聽得兩個兒媳連連點頭。
薑老太猜到小田氏的想法,又趕緊叮囑“家裡好幾個爺們,用不著你,坐滿一個月再說,現在年輕不當事,以後老了就知道後悔。”
扭頭看向苗氏“你也一樣,要是再懷上,也讓你坐滿一個月。你們妯娌倆就互相幫襯著,女人的月子開不得玩笑。”
小田氏坐月子,苗氏肩頭的擔子自然就會重,每天多乾不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