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父子對談,咱有想過貶你為庶人!
“父皇,韓國公請辭之後,中書右丞改由誰來接替?”朱棡疑問道。
朱元璋將那本折子丟在朱棡麵前,道“左丞胡惟庸,右丞楊憲!”
“督察院淩漢,禦史台詹微。”
塗節死後,禦史台就由詹微代為主持,元月初一大朝會那天,胡惟庸上奏扶正了詹微,也算是給了個順水人情。
畢竟禦史台這個地方,淮西勳貴這邊是插不進手的。
督察院的淩漢還好,那是跟著朱元璋許多年的老部下,和一眾淮西老人都熟,閒來沒事還能坐下來喝兩盅。
所以這樣一來,楊憲,詹微兩人是浙東群體的人,一個主政,一個主查。
而胡惟庸和淩漢,也算是淮西這邊的,也是一個主政,一個主查。
這樣一來,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套領導班子,單從平穩和效率方麵來說,絕對是相當可靠的。
但朱棡知道,還是不合老朱的心意。
老朱為什麼要力排眾議扶持胡惟庸?
還不是為了找到李善長這一脈的把柄!徹底削除宰相這個職位。
那怎麼削呢?
誰才是那把,能夠削得動這些淮西勳貴的刀?
朱棡心頭一震。
那把刀是誰,還不簡單嗎?
“爹,既然韓國公想要辭官,那便辭官好了。”
“可既然韓國公作出表率,那朝中其他六十五歲以上的大臣是不是也該辭官?”
朱棡問道。
這一下子,朱元璋眼前一明!
對啊!
他擔心是什麼?是李善長退位,淮西人經不起這些浙東官員的推擠,擔心自己那些個老弟兄們吃了虧。
可經由朱棡這麼一說,朱元璋一下子想到,浙東官員裡麵,好幾個可都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
“對,老三說得對!”朱元璋興致勃勃的坐下。。
“李善長可是咱的中書左丞,又是六公之首,他都按照朝廷法度辭官歸養,那其他的年邁官員也沒理由繼續坐在位置上屍位素餐了!”
感歎一陣之後,朱元璋道“這一點,老三的你的想法跟咱是不謀而合!”
不服氣的老毛病又犯了。
朱棡笑了笑,道“都是爹的耳濡目染!”
“嗯,不錯。”朱元璋瞥了眼朱棡。
朱元璋隨即又道“那你認為,老臣們退下來之後,原有官位如何頂替?”
朱棡答道“提拔原有官職下的副職充任主官,進行為期一年審核,一年後能夠做到‘勝於前任’者,方可正式提拔。”
“審核?”朱元璋緩緩閉上眼睛,自語道“這倒是個主意。”
“和掛職異曲同工,卻也省了許多貶官的流程。”
朱棡點頭“審核的目的在於鑒定官員是否有能力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給日後犯下大錯的官員提前敲響警鐘。”
“大明如今不少的官員不是大明自己科考取士錄取的進士,甚至很多不是進士!”
這話說得有些大膽。
但是也確實是實話。
這才洪武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