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這兩位爺似乎是掌握了某種升官的技巧,看來著做人不能太老實,做官也不能太老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毛大帥晉升總兵之後開鎮東江,為什麼毛大帥的軍鎮叫東江鎮呢?!
因為毛大帥的司令部設置在皮島,也就是今天北朝鮮的平安北道皮島,皮島東邊就是鴨綠()江入海口,所以被稱之為東江鎮。
東江鎮是的轄區大概是遼南旅順以東以及旅順附近島嶼,皮島附近以西的這一大片大大小小十幾座島嶼,還包括了一些朝鮮的一些據點。
雖然東江鎮的陸地麵積轄區不是很大,但是東江鎮的海上轄區麵積大,毛大帥因此也搞出了一支強大的水師,這也是東江鎮能夠在韃子眼皮底下生存的原因。
畢竟韃子沒有水師不善水戰,毛大帥借水師之利時常在背後給韃子整點突然襲擊,時不時的上岸割幾個人頭回去交差。
毛大帥的最大爭議就是來自於這個地方,就如同袁督師的“五年複遼”一樣。
袁督師“五年複遼”結果韃子把韃子給“複”到北京城來,而毛大帥對韃子作戰的塘報裡麵那是殲敵十幾萬虎踞皮島。
這兩位爺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時瑜亮了,也難怪二人之間會分一個你死我活。
毛大帥在天啟二年開鎮之後一直到他被袁督師做掉這幾年裡,上交砍的人頭肯定是有問題的,這人頭那肯定不會是韃子的,十有八九是那些遼東難民的。
如果毛大帥真的如同他的塘報裡說的殲敵十幾萬韃子,那毛大帥彆說光複全遼,就算是去紫禁城坐一下金鑾殿都不是問題。
東江鎮要是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還窩在一片島上乾什麼?!
那既然毛大帥這些年除了殺良冒功之外還在乾嘛呢?!
那肯定是在做生意啊!
可彆忘了毛大帥手裡最強的武裝力量是什麼,就是東江的水師部隊,而東江鎮的位置正好橫在山東與遼東板塊之間,剛好封住了整個渤海灣。
在這一片區域基本上是東江水師說了算,也就是毛大帥說了算,北直隸、山東這兩個省的士紳、勳貴、宗室要想搞點走私什麼的,那就必須得和毛大帥搞好關係才行。
所以毛大帥便借著這個地理優勢一邊給朝廷寫假塘報忽悠朝廷,時不時砍幾顆難民人頭交差,然後另一邊便和這兩個省的士紳一塊合夥搞走私做生意。
當然,毛大帥搞走私並不是給自己腰包裡賺錢,而是要養活東江那幾萬兵和十幾萬難民,僅憑東江鎮那幾個小島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所以毛大帥才會乾這走私的買賣。
毛大帥虛報兵餉是不假,但毛大帥也是為了能向朝廷多要一些錢糧來養活難民和士兵,畢竟這朝廷的錢糧與其被貪官給吞了,還不如給毛大帥多養活幾個難民來的實在。
就這樣毛大帥一邊靠著走私一邊靠著朝廷糧餉的接濟,勉勉強強的將整個東江鎮給維持了下去。
可是好景不長,朝廷也逐漸發現了東江鎮的問題所在,因為毛大帥塘報裡麵呈報的戰績吹的太嚇人了,朝廷上上下下也不是傻子自然是看出問題來。
再加上東江鎮的存在實際上並沒有對韃子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頂多就是騷擾一下而已,對整體戰局的影響其實沒有多大。
其中最大的原因則是朝廷供應不起東江鎮的糧餉了,朝廷一年供應東江鎮的糧食差不多是二十萬石、白銀二十八萬兩。
這麼多錢糧養出來的一個軍鎮居然對韃子絲毫用處都沒有,於是朝廷在天啟六年的時候有了移鎮的想法。
就是將東江鎮給移到遼南的旅順、複州一片去,讓毛大帥去遼南屯田,用屯田來養活東江鎮軍民。
這讓毛大帥知道了豈能同意?!
且不說東江鎮移鎮遼南之後會直接麵對韃子的攻擊,就說這走私的巨大利益毛大帥也不會放棄,毛大帥走私賺來的錢雖然大部分養兵民,但是自己肯定也撈了不少,要他放棄這麼大一塊肥肉他絕對是不會乾的。
於是毛大帥就和他的上司登萊巡撫武之望給乾了起來,武之望也就是後來的陝西三邊總督,最後的結果居然是武之望被毛大帥給乾走了!
這在明朝也算是少有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隻會是文官巡撫把武將總兵給整趴下,到毛大帥這裡倒反天罡把文官巡撫給攆走了。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