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陝西的勤王軍能連續搞出兩場兵變來,而作為一衣帶水的友鄰省份山西自然也是不會比陝西差到哪裡去。
勤王詔書下到山西這邊來的之後,時任宣、大、山西總督魏雲中令宣府、大同、山西三鎮標營勤王入衛,而作為山西巡撫的耿如杞並沒有接到總督魏雲中的出兵命令。
於是耿如杞便自告奮勇領著山西撫標營和山西鎮標營總兵張鴻功一塊去勤王,這耿如杞也是為了圖表現積極進步,所以上麵沒要他去勤王他硬是要去。
結果他帶著兵趕到畿輔之後他就傻了眼,這是因為耿如杞和張鴻功兩營官兵帶著糧食剛好夠走到畿輔的,到了畿輔之後糧食就吃完了需要兵部撥糧食。
兵部的老爺們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不想給他們發糧食,於是便用製度上的漏洞來給山西勤王兵玩套路。
山西兵剛到北京城下兵部就讓他們去通州,結果第二天又讓他們去昌平,到了昌平之後第三又讓他們去良鄉,就這樣循環不斷在這個幾個地方打轉。
這是因為按照規定軍隊達到一個地方駐紮三天之後地方官府才有義務軍糧,所以兵部的老爺就用這個製度漏洞狠狠的把山西兵給耍了一頓。
這山西兵千裡迢迢大老遠的來勤王,弟兄把京城裡的老爺們放心上,可老爺們卻和弟兄玩心眼!這弟兄們能忍?!
於是山西兵直接就在京師三環外到五環內搞起了零元購,搶掠完一波之後便揚長而去返回山西落草為寇,在京師附近的其他勤王軍見山西兵在零元購也跟著零元購,其中就有剛到畿輔不久的延綏撫標營。
在延綏撫標營中有一個張姓倒黴蛋在零元購的時候不小心被前來彈壓兵變的昌平總兵陳洪範給抓住了。
這些在畿輔地區搞零元購的山西兵回到山西之後迅速與本地流民相結合,形成了一支又一支的農民軍武裝力量。在這場勤王兵變之前山西地區鬨騰的賊寇都是陝西人,兵變之後鬨騰的賊寇便都是山西人了。
這時間一晃就進入到了崇禎三年的二月份,延綏兵變的消息已經傳遍了陝西大地,一直窩在廟梁山的鐵營也得知了這個消息,為此王鐵還專門開了瓶酒慶祝一下,順便派幾個hr去榆林那邊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招幾個兵。
不過甘肅兵變的消息由於隔的太遠再加上兵變被巡撫梅之煥給彈壓了,所以鐵營並沒有得到甘肅兵變的消息,要是王鐵知道的話恐怕又得開瓶酒慶祝一下。
從去年十二月底鐵營轉移到廟梁山到現在二月份這兩個月鐵營在乾嘛呢?!
當然是在練兵啦!這麼好的機會不練兵還等什麼?!等到勤王大軍回來之後哪還有時間練兵,到時候估計又要騎著馬拉著車到處亂竄。
鐵營在軍事專家徐安的指導之下開展了軍陣的訓練,訓練地點就是廟梁山北邊的那片山穀,這片山穀東西走向四到五裡南北走向一到兩裡。
鐵營的正兵約為六千餘人,六千人在這兩到三個平方公裡的山穀內進行操練那是綽綽有餘。
在廟梁山北這片狹長的練兵場靠近廟梁山這一側,也就是練兵場的南邊邊沿中間區域,徐安在此設立了一個點將台也是練兵台。
此台高約一丈也就是三米,寬約一丈三尺也就是四米左右,長約四丈也就是十二米左右。這座高台不是由石土壘起的而是用木料搭建起來的,上麵鋪的是一層木板。
在將台的前方也就是麵向訓練場的那一麵還架設有兩丈多長的階梯,這段階梯是供作為掌盤子的王鐵宣召軍官及士兵上前聽命受賞挨罰之用。
這些軍官和士兵來到階梯之下抬頭看向高高在上的掌盤子王鐵之時,心中便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敬畏心理,這也是設置這道階梯的原因,用來體現軍隊中的上下尊卑。
某日,廟梁山北練兵場。
今天正好是五日一操的日子,王鐵還是向往常一樣蒞臨練兵場監督軍士們訓練,在將台之上中間放著一張太師椅,王鐵身穿藍箭衣頭戴白氈帽巍然不動的坐在椅子上。
關於這坐像的問題徐安專門給王鐵講過,徐安建議王鐵不要再向以前那樣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否則的話讓底下的兄弟看見隻會更不把訓練當回事。
畢竟你作為掌盤子的王鐵監督訓練的時候都吊兒郎當的,你怎麼能讓下麵的弟兄認真對待訓練的呢?!
所以徐安建議王鐵這坐在太師椅上最好是一動不動,哪怕是有蟲子咬著蛋了也不要吭聲,除了發號施令之外不要講任何的話或者是肢體動作。
說白了就是要王鐵擺出一副廟裡菩薩的樣子,隻有這樣弟兄們心中才會對王鐵敬畏,在對王鐵敬畏的同時才會對訓練紀律敬畏。
一開始的時候王鐵還是有些受不了,不過時間一長了王鐵便適應了,這還彆說,王鐵感覺這樣端著裝逼還彆有一番滋味,王鐵明顯感覺到自己一板一眼的底下的人對他恭敬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王鐵座位後麵有一名掌旗手扛著他的帥旗大纛,在王鐵座位的左邊楊雄給王鐵抱著他的雁翎刀,這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楊雄手裡拿著的雁翎刀代表著鐵營的生殺大權,如果在操練過程中有軍士不聽命令違反軍紀屢教不改,作為掌盤子的王鐵便讓楊雄拿著他的雁翎刀過去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