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好了行軍路線後第二天鐵營率領各路義軍從沁水縣拔營前往陽城縣,這沁水縣城內官吏士紳見這群賊寇走後心裡總算是舒了口氣。
從沁水縣城沿著河邊走到陽城縣城總路程約一百六十裡地,這個距離鐵營如果急行軍的話,早上出發晚上便可以到。
但現在前麵也沒有堵截後麵也沒有追兵,所以鐵營並沒有急行軍趕路,況且還跟著這麼多的家眷和其他義軍,所以鐵營在前麵按照正常行軍速度進軍。
到了天黑之時,鐵營抵達了沁水縣和陽城縣交界處的榼山東側沁水河西側地區,此地距離陽城縣城僅六十裡地,也就是說今天鐵營往前行進了一百裡地。
鐵營在榼山山腳下一處叫坪上村的地方落腳紮營,其他幾路義軍則是在榼山山腳下的空曠地帶紮營。
鐵營抵達坪上村的時候村民已經都跑光了,不過鐵營的哨探還是在山裡抓到了一部分村民,在給村民一點好處後,村民們就將附近的情況全都告訴了鐵營的哨探。
夜間,坪上村鐵營中軍大帳。
鐵營的中軍大帳設立在村裡的一處茅草屋內,屋內中營都司李子健正在向王鐵彙報哨探和細作今天偵查到的情報。
王鐵此時正在一邊看著一張在村口發現的招兵告示,一邊聽取著李子健的報告。
王鐵看著招兵告示上寫的待遇倒吸了一口涼氣,王鐵心想要是自己沒造反的話,看到這告示上寫的待遇估計當場就衝了過去,但是彆人不一定會要。
王鐵看完告示後指著告示上麵寫著的待遇對李子健說道“子建,來,你來看看!”
“這尼瑪臥槽!這天底下有這樣的當兵待遇?!”
這張告示就是李子建手下的細作揭過來送給李子健然後轉呈王鐵的,上麵什麼內容李子健自然知道,但王鐵給他看,他也就伸頭過去看。
“子建你看,這告示上說這張家招募鄉勇每月給餉銀三兩!”
“我的乖乖!三兩啊!這他娘的邊軍一個月最多也不過一兩八錢銀子,這張家真他娘的豪氣,直接就給三兩銀子一個月!真他媽是有錢燒的慌!”
“還有這裡,你看!”
“每個鄉勇的口糧是六鬥,安家糧是一石!”
“我尼瑪的!咱們營裡的弟兄們一個月的口糧最多也就是3石也就是四十五斤,這他媽的張家直接就是六石九十斤一個月,等於說張家鄉勇每天的口糧就是三斤,這手筆是真他媽的大!”
“這!還有這!”
“殘廢一個給銀三十兩、租種張家田地免佃十年,死一個給五十兩、免佃二十年!”
“這他媽的!真他媽的有錢!”
看到這張招兵告示的結尾處王鐵不禁感慨道“就是可惜了一般人當不了張家的鄉勇,不僅要身材魁梧高大,還要是良家子弟要有村裡的裡正做保才行!”
李子健聽後帶著嘲諷的意味對王鐵笑著說道“掌盤子,彆看這告示上寫的這麼好,可總得兌現才行啊!”
“彆他娘的說是三兩銀子一個月,可去了之後三錢都沒有!”
“這種屌事我想那幫官紳老爺們是乾的出來的。”
聽到李子健這話王鐵點了點頭說道“嗯!這確是那群東西能乾出來的事。”
這年頭的大明朝上到皇帝下到官紳老爺基本上已經是信譽破產了,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信它們的鬼話。所以王鐵和李子健都認為這告示上的待遇絕對不可能落實。
接著王鐵看著告示問李子健道“子建,這張家什麼來頭?!打聽清楚沒有?!怎麼這麼豪橫?!”
一聽王鐵這話李子健有些興奮的對王鐵說道“掌盤子!這個屬下在沁水縣的時候就打聽到一些消息,這個張家那可不得了啊!”
“哦?!有多牛逼?!說來聽聽!”
“是!”
“這竇莊張家上上代也就是當代家主的爺爺是萬曆朝的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名叫張五典,據說竇莊堡寨就是這老登退休之後修的。”
“張家的上代家主也是萬曆朝的進士,官至遼東巡按禦史,名叫張銓,不過這老小子運氣不好,天啟二年東虜陷遼,這老小子死在韃子手裡,朝廷給了一個叫什麼"忠烈”的號。”
聽到李子健這話王鐵長出了口氣點了點頭說道“也算是為國捐軀了,是條好漢!”
當王鐵聽到張銓在遼東殉國之後便若有所思起來,因為王鐵知道這遼東的韃子在日後將會入主中原統治漢人兩百多年,所以一聽到韃子的消息王鐵甚至比官軍的消息還要敏感。
過了一會後王鐵看向李子健說道“子建,你繼續往下說。”
“是!”
“這老小子死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