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我看還是分開走的好,免得一不小心被李卑給咬住。”
聽完王鐵的話後大夥們都點頭表示讚同,接著王鐵指著地圖上聚壽山南部區域對楊英說道“楊英,帶著右營跟我一塊走,先往西南方向黑石嶺走,然後掉頭往東南方向的馬鞍山走,最後一路向東渡過丹水河,然後沿著河道向北抵達和尚山。”
說罷王鐵指著地圖又對周兵說道“老周,你帶著左營往東北方向的黑虎山去,翻過黑虎山渡過丹水往南前往和尚山。”
最後王鐵指著地圖對王經緯說道“二弟,你還是按照原定計劃沿著丹水河河岸往東,渡過丹水河前往和尚山,咱們在和尚山彙合。”
說到這裡王鐵補充了一句“咱們兵分三路不管是那一路都不要和官軍發生衝突,能跑就跑,能不打就不打,總之就是保存實力要緊,不要在乎那些壇壇罐罐,該扔就扔保命要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沒什麼其他的問題就散了吧!趕緊準備開拔!”
“是!”
這回分兵王鐵把楊英帶在了身邊,畢竟楊英這人太能鬨騰,如果讓他獨當一麵的話指不定整出什麼大活來,相比於周兵的老成持重,楊英就顯得有些不靠譜了。
所以王鐵才把楊英拴在身邊,畢竟這是逃命出不得差錯,要是進攻的話王鐵則是願意把楊英放出去鬨騰。
開完這個臨時碰頭會後大夥們便去集結隊伍出發,這東西早就已經收拾好了,所以弟兄們一溜煙的功夫便都從聚壽山溜了。
半個時辰之後,李卑和張道濬帶兵抵達了聚壽山鐵營盤踞的聚賢寺。
此時李卑和張道濬正帶著兵在寺廟內外到處搜索賊寇的蹤跡,可搜來搜去就隻是一堆生活垃圾,以及在後山新起的幾個墳頭。
而此時的張道濬正帶著他手下的團丁在後山去挖墳,李卑瞧著後麵熱鬨也過去看。隻見李卑手下的官兵對著正在挖墳的張家團丁指指點點的。
“這他娘的山西地主老財就是缺德,挖墳的事都乾!”
“就是就是!人死賬消,再大的仇怨有必要去計較嗎?!”
“媽的!真他娘的不怕遭報應!”
很顯然陝西邊軍的思想還是很樸素的,這生前縱然是死敵,這死後也沒必要去挖人家的墳。
但張家團丁可不這麼想,當初鐵賊圍攻竇莊,他們的其中有不少人的父子兄弟死在賊寇的手中,他們對賊寇那是恨之入骨,所以挖賊寇的墳自然沒什麼心理負擔。
此時李卑走近之後皺著眉頭對著滿臉笑容的張道濬說道“張都督,沒這個必要吧?!”
張道濬聽後轉身對李卑不滿的說道“李將軍,這是在下的私事,還請李將軍不要乾涉!”
李卑聽到張道濬這說話的語氣瞬間就有些不爽了,不過李卑這人脾氣好沒有和張道濬爭執,轉身便帶著手下官兵走了。
沒多久張道濬帶著手下的團丁將昨天晚上鐵營因傷陣亡的弟兄給挖了出來嗎,然後用利刃將屍體分屍丟到河裡去喂魚。
將這些賊寇的屍體分屍之後張道濬心情那是大好,頗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這個時代之人頗為注重身後事,死後遭人戮屍不亞於受第二遍死刑。
李卑帶著兵在聚賢寺停留了大約半個小時後,他派出去的哨探便回來向他報告了賊寇的蹤跡。一聽賊寇兵分三路李卑就有些拿捏不住了。
這賊寇一旦分兵行軍速度必然大大加快,現在兩軍之間的距離已經拉開了十幾二十裡地,李卑即使有張道濬的團丁作為向導也難以追上。
於是李卑和張道濬合計準備撤退,但是遭到張道濬的堅決反對,最後在張道濬的威逼利誘之下李卑無奈的同意繼續追擊。
這也就是張道濬看李卑是個老實人好欺負,要是換了賀人龍這些滾刀肉張道濬再怎麼威逼利誘也沒用,說不定賀人龍這號的老油條還會想辦法坑張道濬一把。
就這樣李卑帶著張道濬向南追擊王鐵這一路的反賊,王鐵得知李卑追過來後就擱馬鞍山(此為太行山係之馬鞍山)一片和李卑兜圈子。
折騰了好幾天,李卑每天都能看到眼前的賊寇,但是每回都追不上,總是快要追上的時候讓賊寇給跑了。
這讓李卑十分的惱火也讓他手下的官兵抱怨個不停,而王鐵那邊好像是找到了一點與官軍在山裡周旋的感覺出來。
王鐵突然發現這在在山區作戰,似乎與後世看的遊擊戰電影有些高度相似,於是王鐵按照後世的軍事理論思路將部隊化整為零,以哨、隊為單位就擱太行山南之神農山係與山中之聚壽山之間來回遊動。
並且在將李卑部牽製在山中的同時,還派出馬軍沿著太行陘南下河南省之懷慶府境內打糧為部隊補充糧草。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