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緯見大夥們質疑的目光投了過來一點都不帶心虛的,於是便坦然的對大夥們說道“我說哥幾個彆這個眼神看著我!”
“這庫裡的糧食我一粒都沒多吃,你們也不想想看,咱們開春之後一次性招了多少兵,四營正兵招了兩千多,輔兵差不多也是兩千,購置的馬匹騾驢差不多三千多,這麼多人加畜生天天張開嘴就是吃,你叫我怎麼辦?!”
說到這裡王經緯還補了一句“我的十天可不是現在三分鋸末草根樹皮加七分麵,而是從今天開始五分鋸末草根樹皮加五分麵,否則的話十天都吃不到!”
“還有一點我要提前給你們提個醒,以咱們現在的兵馬規模,恐怕日後五五分的雜糧麵是要常吃的,三七分的雜糧麵每個月拿可就沒幾天吃了,至於白麵那就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吃!”
說到這裡,王經緯還專門把賬冊翻開了給大夥們算起了一筆賬。
“咱們前四營的正輔兵是人,每人一天1斤那就是93石糧食,五五分的雜糧麵那也需要46石;軍馬是匹,平日裡是兩捆草料加兩斤糧食,這就是186石,如果加上那戰馬每天的消耗少說每天是230石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咱們就光趴在窩裡不動,這前四營的兵馬一天的糧食消耗差不多要兩百七八十石,如果要是行軍狀態,這一天的消耗那就是差不多五六百石!”
“輜重營五個司3100名輔兵、4000多頭騾馬牲畜,匠作司500名工匠,這一天下來也是六十七石糧食,行軍狀態下不少於一百五十石每天。”
“婦孺營稍微好點吃的少,可這人也不少啊!現在咱們的家眷差不多有5800人,每天半斤的量那也是差不多十幾石糧食,行軍狀態下不少於四五十石。”
“咱們這一天吃下來不低於350石糧食,行軍狀態下不低於800石糧食,而現在咱們的庫存糧食不到3000石!”
當初王鐵宣布擴軍計劃後,他們這些人就在四處活動著安插自己的親信到擴編的崗位上去,當時那可彆提有多高興了。
可當聽完王經緯算的賬大夥們臉上都不好看了,這當初擴軍之時大夥們臉上笑的有多開心,如今那臉色就有多難看。
王鐵聽完之後看著大夥們歎了口氣說道“諸位兄弟,咱們也是該出去打糧了!”
說罷王鐵看向李子建問道“子建,現在山西這邊還有河北、北直隸那邊是怎麼個形勢?!”
王鐵這話一說完,在王鐵身後的楊雄很識趣的去帥帳內王鐵帥案上翻找地圖,然後找到一張晉、豫、冀三省全圖。
這些地圖都是這段時間鐵營的畫匠根據趙勝翻地理類書籍的數據繪製的,地圖誤差之大簡直慘不忍睹,不過基本上描繪了以陵川為中心的附近各府、州縣的大致位置在哪裡。
見楊雄去找地圖周兵很識趣的將桌子上乾果盤子端走,順便用衣服將桌子給擦乾淨,接著便讓楊雄將地圖鋪在桌子上麵。
李子健聽到王鐵話後拿出一本小冊子,翻了幾頁與地圖對照了一下,然後便將小冊子放進兜裡去。
李子建指著地圖上的滁州府位置說道“孫顯祖和尤世祿調防的消息諸位都知道,那我說點諸位不知道的。”
“據咱們在滁州府的細作前提回來報告說,大年初十,在滁州府他們看見了宣大總督張宗衡的儀仗出入宋統殷的臨時行轅,並且還多次去拜見城中的沈王。”
“雖然咱們的細作以及夜不收沒有在滁州府城附近發現張宗衡的督標以及宣府鎮的其他部隊,但張宗衡此次來滁州府找宋統殷肯定沒好事,說不定就是準備對付咱們的!”
說完李子健又指向河北(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的衛輝府(今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說道“咱們山西義軍在去年下半年經常翻越太行山到河北打糧,這已經引起河南方麵的防範。”
“據查,在去年年底,河南總兵湯九州渡河率部移駐衛輝府。”
接著李子建又指向北直隸的廣平府邯鄲縣(今河北省邯鄲市)說道“屬下找過那些去過北直隸的義軍弟兄問過,據說保定巡撫丁魁楚已經移駐到邯鄲縣,大概率應該是防著咱們這群賊從衛輝、漳德、廣平這一條線向北直隸流動。”
經過李子健這麼一比劃大夥們算是看明白了,這河南總兵湯九州和保定巡撫丁魁楚兩部一南一北,這就像是兩根大鉗子一樣,隻要流寇大規模翻越太行山必然會遭到這兩部南北夾擊。
趙勝聽完了李子健的彙報後便搖著扇子開始指點江山。
“往北直隸流動目前是想都不用想的,這是朝廷的腹心之地,一旦威脅到京畿安全必然遭到朝廷全力打擊,這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起。”
“至於往河北流動我看也大可不必,且不說這湯九州移鎮衛輝府,即使湯九州不在衛輝府朝廷也不會坐視義軍在河北頻繁出現。”
“這衛輝、漳德、懷慶三府可是住著大明朝三個王爺,朝廷和地方都承擔不起‘陷藩’的損失和罪名,所以大規模往河北流動也不可取。”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