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山東省的官員讓賊寇把濟南府的縣城拔光,把他們這群官紳的家產搶光,那這群官紳還不得和他們這群現任官員拚命?!
要知道山東籍官員組成的“齊黨”在朝中可是比東林黨差不了多少,畢竟這是一個考公大省。
緊接著與山東官紳有利益糾葛的濟南知府便起身對朱大典拱手行禮道“中丞大人,下官認為這樣不妥,濟南府是藩封重地且為我山東省治,如果任由賊寇肆虐這豈不是讓百姓以為咱們怕了這群流寇不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樣下去豈不是讓那群刁民以為官府可欺不成?!日後這群刁民要是爭相效仿的話那這官府的威嚴何在?!”
“所以下官認為,登萊叛軍暫時可以放一放,反正這叛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收複登州也不差這幾天,還是要以省府安危以及官府臉麵為重。”
“還請中丞大人速發登萊官兵回師剿賊!”
濟南知府說的也有他的道理,這山東省不是沒有反賊和刁民,梁山泊那一片是一堆,就擱濟南府城南邊的泰山之中到處都是山賊,魯南的沂蒙山革命老區就跟不用說了。
雖然山東省是考公大省,百姓都向往做官發財,但山東這地方自古以來那也是出響馬的地方,民風之彪悍不輸陝西三邊。
明末農民起義的第一槍就是山東兗州府的白蓮教徒徐鴻儒打響的,若非朝廷鎮壓及時,要不然也會形成如同陝西三邊那樣的連鎖反應。
而此時省外的流寇竄入山東就有可能引發這種連鎖反應,那在梁山泊的侯五就是個例子,義軍一路過來不少的山賊水匪以及民間的窮苦百姓都在為義軍帶路和情報支持。
這濟南知府說這話雖然是出於利益關係,但他作為親民官是知道下麵的民情已經是乾柴烈火,要是任由這幫外省的流寇鬨騰下去的話,說不定還真會將山東這堆柴給點起來。
緊接著山東按察使也起身對朱大典說道“中丞大人,下官讚同李知府的看法,這流寇雖然攻不下省城,但以目前流寇的實力來看攻破附近州縣應該不是問題。”
“如果放任流寇在此肆虐的話,那山東省境內的那些山賊水匪必然會群起效仿,流寇不熟悉山東地形,但這些土寇必然會為其做向導,到時候流寇與土寇相合之下山東全境將會永無寧日,還請中丞大人發兵剿賊!”
“是啊!中丞大人,流寇必須得剿!”
“流寇如此囂張居然敢犯省府簡直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必須得給這群醜類一點厲害瞧瞧!”
“對!不能手軟!殺死他們!”
這山東省按察使一表態之後在廳堂內的一眾高級官員紛紛起身向朱大典請求發兵回師剿賊。
朱大典看著堂下這一邊倒的意見心中也是很無奈,他也知道這群人和山東的官紳有利益糾纏,朱大典心裡很清楚這群人的真實目的沒有他們嘴上說的那麼冠冕堂皇,都他媽的是利益而已!
此時一旁的山東巡按謝三治便對朱大典說道“中丞,山東為聖人教化之地,如若遭賊寇肆虐萬一毀壞聖塚,中丞又將如何麵對天下讀書人呢?!”
此時流寇所在的地方距離兗州府的曲阜縣直線距離僅兩百裡地,且兩地之間雖然隔著一座泰山,但有好幾條大路是可以從山中穿過去的。
這以流寇的機動能力最多也就是兩天功夫就能到曲阜縣,而此時兗州府的大部兵力也被抽調往登萊戰場平叛,根本就無機動兵力可以對付流寇,隻能是固守府城待援而已。
一旦流寇向南突入到兗州府挖了聖人的墳墓,那麼朱大典的罪過一點都不比陷藩要小。
雖然說流寇不一定會乾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但是這群流寇連活著皇帝的反都敢造,難保這幫人不敢去挖了死去聖人的墳墓。
謝三治這話裡麵還有一從隱晦的意思,那就是山東可是聖人教化之地,朝中做官的人自然不少,你朱大典要是保不住人家的家產,那你就等著被彈劾吧!
所以朱大典一聽謝三治之話立馬就驚醒了過來隻得先把登萊之事往後放一放,先把濟南府給保住彆叫這幫賊寇霍霍老爺們的家產。
“那好吧!本院這就調兵前來剿賊!”
“中丞大義!~”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