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玲氣鼓鼓的回到了辦公室。
把一張許可拍給楊慶,自己去一邊生悶氣去了。
楊慶拿起許可看了看,湊到萬玲身邊。
“這是怎麼了?許可不是拿回來了嗎?”
“有人陰陽怪氣你了?”
萬玲搖搖頭,氣鼓鼓的說道。
“主任想動我們的儲備資金。”
“怎麼可以這樣啊,我們還要蓋樓呐。”
原來是這個事情,這對楊慶來說,無解。
說到底,這企業,是人家控股的,人家給你說一聲,就很給你麵子了。
再說你這又不是什麼國家命脈行業,沒你不行,彆太當自己是回事兒了。
楊慶無所謂,反正他是在混日子。
隻要自己寫的文章沒問題,人設立住了,他就可以安全混到66年。
至於說之後,到時候再說吧,現在自己的人脈也不少了。
尤其是賣房的這段時間,可以說認識了各種人士。
這些人脈對他來說彌足珍貴。
珍貴到,有可能讓他逃離京城。
楊慶拍了拍萬玲的肩膀。
“錢這東西,沒了可以再掙。”
“就是不掙又如何,我們還不是解決了很多人的住房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成果。”
“最少我們沒有碌碌無為,你說是不是?”
萬玲撅撅嘴。
“他們太過分了。”
楊慶白了她一眼。
“人家又沒有說現在就拿走,即使拿走,又沒說全拿走,即使全拿走了,我們不是還可以搞裝修嗎?”
“反正我們有事兒乾,隻不過是乾多乾少的問題。”
萬玲想想也是,她這次去開許可,人家王主任二話沒說就給了許可。
這也算是對自己的支持了。
“好吧,反正餓不死,哼。”
王主任在萬玲走後,越想越不對,這絕對不是萬玲可以想出來的。
楊慶在寫文章,她是知道的,而且她還讀了一些,似乎那些文章裡,就有一些這種說法。
“難道這都是楊慶的意思?”
如果是楊慶的意思的話,她就要重視起來了。
沒辦法勞碌命,王姨隻能去區裡找人去。
區長正在為‘農輕重’的問題,而頭疼。
這個問題一出來,就是意味著,精簡潮要擴大了。
重工業也要受到影響了。
而他們區,正有大量這方麵的產業工人。
看到王主任,區長就一陣欣慰,要不是紅星街道搞的街道企業如火如荼,吸納了很多人,這次的下崗潮,隻怕影響會更大。
“王主任,你怎麼來了,是不是又有什麼好消息?”
“最好是能掙錢的。”
王主任尷尬一笑。
“區長,我這次來,可是有事兒來跟你商量商量的,”
“事情呢,是這樣的………我想………結果他說……巴拉巴拉…就是這樣。”
聽完王主任的話,區長思考了起來,他不像王主任,搞不清楚這裡麵事情的嚴重性。
楊慶為什麼說這些話?一定是有道理的。
一句固澤而魚,說明了問題的原因。
他從來沒有想過,抽點企業資金,有什麼問題,畢竟,全國一盤棋,哪裡需要抽哪裡,這很正常。
現在有人說,不能這麼搞,你要考慮他們的未來發展。
他第一次注意這個詞,有點陌生。
比如供銷社,你發展發展,不還是供銷社?
而且供銷社一片地方就有一個的,你怎麼發展?把其他地方乾掉,自己再去開一個?
那不是資源浪費嗎?
但是這個事情放在楊慶這裡又不合適。
因為他搞的是新玩意,並不會和現有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