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頭。
交通不便,劫匪橫行。
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去過幾次縣城,基本上人生就在村子十裡地範圍內。
所以這就催生了肩挑貨擔走鄉竄村口,搖鼓叫賣的流動小商販。
這類人有個名字,叫貨郎。
有個叫劉五的漢子,剛從外鄉流落本地,因為沒有什麼生計,也乾起了這挑貨的買賣。
有一天。
劉五和村民發生了一些口角,臨近傍晚才得以脫身。
眼看天色不早,想要回縣城肯定來不及了,於是準備到附近的另一個村子去借宿一晚。
走了大約十裡地,來到了一片河床邊。
這地方他半個月前來過一次,但當時卻是一片乾涸,今天不知怎麼的竟然波光粼粼,有了河水。
難道是上遊放水進來了?
他有些好奇,沿著河邊一路行走。
沒多久,突然看到前方的河灘上燈火通明,竟然搭著戲台子在唱大戲。
台上鑼鼓陣陣,台下人頭攢動。
還有小商販在兜售瓜子花生,糖果糕點,看上去十分熱鬨。
“這地方竟然請得起戲班子,還有人賣吃的?”
劉五大吃一驚。
那個年頭,零嘴可不是現在這樣隨處可見的。
飯都吃不飽的地方,糖果糕點簡直就是奢侈品!
舊時代娛樂匱乏。
看戲屬於難得的娛樂項目,但普通人平日裡既沒有閒錢也沒有時間,偶爾能看一看露天搭台的野班子,就足夠與人談論好幾天了。
所以劉五見到眼前這一幕,立刻就停下了腳步,忍不住駐足觀看。
可是。
看著看著,他發現有點不對勁。
台上的表演很精彩,唱腔鑼鼓都不錯,紫色的天王托寶塔,綠色的魔鬼鬥夜叉,讓人忍不住就沉迷了進去。
可惜表演者表情呆板,動作偶爾有一些機械和不協調。
臉上的妝容倒是沒太大問題,但是服裝卻很不搭調,花花綠綠的,看上去有些像前朝士兵穿的衣服,但仔細觀察,又像是死人身上穿的壽衣。
穿壽衣唱大戲,這難道是唱給鬼看的?
他倒是知道,有些地方在特殊日子裡,會請戲班子唱戲給鬼看。
但是現在台下這麼多觀眾,熱鬨非凡。
明顯不像啊?
給鬼唱戲可不會有活人聽。
隻能解釋為野班子湊數欺騙鄉野小民了。
看了一會兒。
眼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劉五擔心晚了人家不給借宿,還沒看完就匆匆離開了。
又走了一段距離,來到了附近的一個村子。
村裡的人倒是純樸。
住在村口的孤寡老人楊老漢收留了他,還拿出半個晚上沒吃完的紅薯給他充饑。
兩人閒聊時候,劉五問楊老漢,附近有什麼節氣嗎?
怎麼河床那邊在唱戲?
楊老漢有些懵,笑道,河床邊晚上連個人影子都沒有,怎麼會有唱戲的?
劉五有些不服氣,但借住在人家裡,也不好爭辯。
楊老漢見他是個外地人,還是個貨郎,所以也沒有告訴他附近鬨鬼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
劉五謝過楊老漢後,挑著擔子離開了村子。
但經過河灘的時候,卻發現附近根本沒有任何搭建過戲台子的痕跡。昨晚滿地的瓜子花生,水果糕點的皮屑,也不翼而飛。
總不能是村民很講衛生,給打掃乾淨了吧?
最重要的是。
河床裡再次變成了乾涸狀態。
那龜裂的土皮和灰撲撲的石頭,一看就是長期不見水分的結果。
看到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