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溫度已經開始下滑。
甚至在北邊都開始出現小規模的降雪。
在這秋收之季,崇禎元年的稅收也正在緊鑼密鼓的朝著京城運來。
“陛下,今年朝廷共收稅款七百二十萬兩”
“除陝西外其餘地區糧食收成較比往年提升了兩成。”
“按照陛下的計劃,各地糧倉都在加緊屯糧,以備不時之需。”
大殿上,剛趕回來彙報工作的郭允厚正抱著賬本一行行念叨著。
七百萬
聽著這可憐巴巴的數字,下方官員們齊刷刷將目光看向了上麵那位大爺。
“看朕作甚?”
“就這七百萬中,還有兩百多萬是那剛剛開通的互市所收來的商稅。”
“若是沒有互市朕估計今年也就五百萬左右。”
瞧著大家夥都看著自己。
朱由檢嘴角微抽,直接翻了個白眼。
好像是朕把錢都拿走了一樣
說完,這才又朝著田爾耕遞了個眼神。
同樣是剛趕回來的田爾耕立馬站出。
從兜裡掏出一個小本子。
“陛下,城管府已經成功覆蓋兩京十三城。”
“從今年一月到現在,共收攏稅款三千三百六十二萬兩。”
“臣預計等明年鋪設到全國後,每月的稅錢能達到五百萬左右。”
“尤其是現在商業發展越發紅火,估計再過幾年,這城管府收上來的稅錢遲早能突破一萬萬兩。”
嘶
旁邊的郭允厚聽完頓時倒吸一口氣。
大明朝商稅一項竟然能收這麼多錢嗎?
年入六千萬
這t到底誰是戶部啊!
“咳咳”
“陛下,臣有話要說!”
不行!
忍不了!
當即郭允厚就想要站出來說上兩句。
然而他這剛開口,朱由檢就瞪著眼直接堵住了他的嘴。
“閉嘴!”
“朕現在信不過戶部,這商稅就暫時讓朕保管著。”
“既然目前城管府的稅款有三千多萬兩。”
“那就都花了吧!”
“王承恩,徐光啟聽旨!”
想要錢啊?
門都沒有!
郭允厚臉色一僵很想再爭論兩句。
但看著朱由檢那意味深長的臉,最終還是縮著腦袋退了回去。
沒辦法,陝西那檔子事搞得他現在是張嘴都不好張。
正在琢磨事情的徐光啟聽見陛下叫他,趕忙站出來和王承恩一起朝著陛下拱了拱手。
“這稅款抽出三千萬兩分做兩份,其中一千萬交給工部繼續擴大煉鐵廠,羊毛製品廠以及製鹽廠的規模。”
“徐光啟,朕要求在明年之內將現有工部的產能起碼翻兩倍上來!”
“尤其是煉鐵,鐵軌的事情必須要抓緊!”
“先接通邊關保證糧草能夠快速周轉。”
瞧著陛下又是一千萬砸過來,徐光啟隻感覺壓力好大。
光是目前工部內的白銀就還有近一千三百萬沒有花出去。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這工部可比戶部有錢多了。
“是!”
“隻要錢到位,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工人!”
雖然有壓力,但徐光啟還是很乾脆的點了下頭。
見徐光啟答應的痛快。
朱由檢這才又看向了王承恩。
“大伴,這剩餘的兩千萬就由你掌管,朕要你擴大水泥廠的生產配合工部將大明朝所有的郡縣全用水泥路給連接起來。”
“包括驛站和大驛站的升級這些,暫時都從你這支出。”
“雇傭的工人依舊按照之前的標準。”
“朕除了要修路,另外要做的就是把這錢還給百姓!”
“隻有百姓手中有錢了,這大明朝的商業才能徹底騰飛起來。”
王承恩聽完並沒有太多表情。
“是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