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為載體?
以道為紙承載百家?
“這這不挺好。”
“道家思想又不比儒家差。”
“為何做不得?”
見掌門看的如此通透,那青年很是不解。
清風道人聽見卻是伸出手在他腦門上輕輕一拍。
“自古皇家最是無情。”
“你當這載體是如此好當的?”
“再者,我們道家講究避世修煉,本就不應該沾染太多的因果。”
“這也是為什麼除非天下大亂,否則道家不會輕易出世的原因。”
“你要清楚一點,道家就是道家!”
“不管避世還是出世,對道家來說都一樣。”
“因為道家根本不會消亡。”
“我們的聖人所開辟的思想已經將道家拉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
“那所謂的諸子百家多多少少都有道家的思想在裡麵。”
“連帝王都在學習道德經,我們還需要爭什麼?”
“坐在這山野,觀這雲起雲落豈不是更好。”
“就如同你說的,那位年輕的帝王乃是明君,天下太平已成定局。”
“既如此又何須我等入世相救?”
“百家爭鳴又與我道教何關?”
“除非漢家百姓有滅族之危否則道教絕不會斷了傳承。”
“若真有那種禍事,不用誰說,我第一個持劍下山!”
青年捂著頭默默聽著掌門所說的這些。
似乎有些懂了,但又有些沒懂。
半響才苦著臉問道。
“那我不該去?”
清風道人眉頭微挑,半響才搖著頭笑了兩聲。
“傻小子,我的意思是,道家不需要為了生存去和百家爭鬥。”
“所以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隻要不是奸惡之事即可。”
“順心而動,道法自然。”
“你想去救人那就去,我為何要攔你?”
“就如同你說不動我去入世一般。”
“道教沒那麼多講究,求的就是一個問心無愧!”
“我隻是告訴你沒必要去強行爭什麼,那樣會活的很累。”
“就像是現在的儒家,你覺得他們自在嗎?”
“等你累了,隨時可以回來武當山,這裡永遠有你一間靜室。”
原來是這樣
青年眉頭舒展總算是明白了。
細品了一會,這才拱手問出了他心裡最後一個問題。
“掌門,若我入世,其他百家攻擊我道家那該如何?”
“畢竟道教的名號在這擺著的。”
“不可能沒人在意。”
入世就避免不了爭鬥。
他雖然沒有爭的心但很多事不是他說了算的。
清風道人聽完臉上露出一個詫異的表情。
想了下這才從兜裡掏出了兩個核桃。
隨即眼神微眯掌心驟然用力!
待到重新攤開時,裡麵已經化作一團齏粉。
“先講道理。”
“若是講不通,那就招待一頓再講。”
“我們道家雖然不爭,但不代表沒脾氣。”
“若是念頭都不通達那還修個屁的道!”
這話問的
道家弟子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
青年呆呆地看著那團粉末,好半天才猛地吸了口氣。
“是!掌門!”
“我懂了!”
“弟子傅山,告退。”
武當山上的事情李晨是一點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隻會笑一笑。
對於道家,李晨本就沒有任何想法。
和儒家一樣,道家早就是漢族文化中的一部分。
漢族不滅道家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