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這覺悟。
將來路燈上掛誰,也不會掛他李複。
砍腦袋的刀子,落在誰脖頸子上,也落不到李複這裡。
主打就是一個“從心”。
雖然虧本的買賣,多少也有點不情願。
但是,李世民一個皇帝,好厚著臉皮,讓一個郡王自掏腰包,虧了嗎?
那不能吧?
當初李複說的時候,那是為後續的蝗災做準備的。
他萬萬沒想到,水災給用上了。
為了填滿那四個大糧倉,李複可是掏了不少錢出去。
家裡的錢,都捂不熱乎,就馬上又散出去了。
但是這樣做成果也是喜人的,糧食收的很順利。
世家大族,包括糧商,三四年的陳糧,若是不出手,越來越便宜,一個弄不好,爛手裡了。
而且,保管也是一筆支出,倒不如賣給涇陽王這個“冤大頭”。
“最後就是,朕思索了良久,朝廷這邊,也不知該派遣誰去了,因此才在早朝之前,找你們商議。”李世民說道“派遣其他人,朕不放心。”
但是他對李複放心。
所以,以李複為主,閻立德和薑確為輔,前往臨潁。
就算是李複不擅長,有這兩人在他身邊,事情也能辦妥。
李複去的作用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帶糧食過去,確保糧食能夠實實在在的發到災民手中。
另外一個就是監督地方。
這很重要。
從做了太子,到如今改了年號已經大半年了。
李世民心裡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之所以一步一步的緩緩推行,也是因為大唐目前各地尚不穩妥,甚至他這個皇帝,不能完全掌握地方。
地方也沒有完全熟悉貞觀朝廷。
包括他還忌憚太上皇的勢力,也沒有完成對朝堂的完全掌控。
隻是,這些話,他誰都不能說,隻能埋在自己心裡頭。
而這些事,都不是著急就能完成的,就能妥當的。
事緩則圓,慢慢來,目前暫且求穩。
朝廷裡,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隻是暫且,李世民還不想用他們,更何況,他們未必比李複強。
李世民自詡,在看人這一方麵,他還是很有能耐的。
三個人商議的差不多之後,早朝朝會也要開始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退出了側殿。
“早朝始,各臣工進殿~~”
王德尖銳高亢的聲音傳出殿外。
等候在殿外的臣工,魚貫進入殿內。
臨潁縣的事情,李世民有了決斷之後,在早朝上心裡也就有底了,也就直接開誠布公跟朝堂上的諸多臣工說起今天早上的急報。
並且,也直接宣布了讓涇陽王李複,帶閻立德和薑確前往賑災。
即便是有人站出來提出質疑,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兩個事先知曉的人,用不著李世民開口,他倆就駁回去了。
傳信的人急匆匆的來,李複著著急忙慌的去。
送信的人也說了,是關於救災的事,是大事,耽擱不得,要李複馬上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