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辦手續還需要找人谘詢谘詢。”羅文捉摸著這事能乾。
羅文見羅葉進來了,問了句:“羅葉,你覺得咋樣?”
“我呀?”羅葉見大家都看著自己,想了下說道:“我覺得這辦幼兒園也行。隻要招的老師不錯,應該問題不大。”
“我們給老師的工資開高一些,自然能招到合適的人。”
“至於生源,更不用愁了。不說附近幾個村子,就我們村子裡小孩子也不少。
離家近,價格還比公立的幼兒園便宜,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讓孩子來讀書的。”
“至於修建,就更沒問題了。
現在批個地,修個房子,以後等拆遷了,不也是錢嗎?
反正建房子也不會虧。”
“再說現在在我們公司上班的工人,大部分都是附近幾個村子的人。
公司給點優惠政策,這部分人還是會願意送孩子來的。”
羅葉說著自己的看法。
在羅葉看來,在村裡辦個幼兒園問題不大。
再說這種幼兒園規模也不會太大,畢竟在村裡,也就一個年級設置一個班而已。
“我們這裡離城裡那麼遠,拆遷的話,不知道猴年馬月去了。”吳淑芬聽了羅葉的分析,說了句。
“二娘,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你看現在城裡都在搞建設,但城裡還有很多冒著煙,汙染嚴重的廠。”
“這以後經濟好了,這些廠影響了市容市貌,不得搬遷呀。”
“這搬遷總不能搬到大山裡去吧?”
“我們這裡距離城裡距離不算太遠,地勢也平坦,我覺得正合適。”羅葉給吳淑芬分析著。
其實羅葉也沒亂說,前世的時候,zf在城區周邊鄉鎮規劃了3個大的工業開發區。
羅葉老家所在地就是其中之一。
城裡的所有工業廠房都分類搬遷到了這新規劃的3個工業區裡麵去了。
羅葉老家這邊的工業區主要是裝配件加工,預製構件加工和藥材加工廠。
當然村裡和隔壁村本身存在的水泥廠和鍋爐廠也依然存在,沒拆遷。
工業區的規模還是很大的,羅葉老家所在的村和周圍幾個村各自都被征用了一部分。
“其實我覺得我們這裡挺好的,拆遷的話,虧大了。”吳淑芬說了句,畢竟住了幾十年的地方,誰又舍得搬遷呢。
“二娘,我說的是如果,如果。
就算是真的,那也是城裡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去了。
至少也是十多年後的事情去了,現在還早呢。”羅葉寬慰了句。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遲早的事。
“說遠了,說遠了。還是繼續剛才的話題。
這幼兒園要辦的話,得在村裡找個地建房子。
這建房子的事情,還得找村長說說。
最好建在村口附近,交通方便,大家接送小孩也近一些。”
羅文琢磨著還是村口的位置好。
現在建房子,管的並不嚴格。
在自家地裡修建,再跟村上報備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