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日子,距離月底也沒幾天,江景辰稍作思索,轉頭看向董瓚,吩咐道“安排幾個人隨行,讓他們去到北庭府潛伏下來,監視鄔家的一舉一動。”
杜仲山臉上閃過一抹異色,很快便恢複如初,諂笑道“溫家的煤礦生意也有草民一份,侯爺若是不嫌棄,草民甘願獻上。”
江景辰神情淡淡,輕笑道“本侯是該誇你懂事,還是該罵你不懂事呢?”
杜仲山一時間聽不出話外之意,小心翼翼試探道“礦山就在那裡,官家不會為了煤礦浪費人力物力,即便沒有溫家也會有彆家,草民所占那份雖不多,可也足夠侯爺用來賞賜下屬。”
無論是平民百姓,亦或者是朝廷命官,嘴上說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實際上恨不得啥錢都往自個兜裡裝。
用錢收買人心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或許有人可以不愛錢,但無論是生活還是求人辦事都離不開錢。
以江景辰現如今的權勢,很少有求人辦事的時候,至少在隴右道沒有幾個人值得去求。
但在杜仲山看來,這並不代表江景辰不需要錢。
更加確切的說,杜仲山除了錢財之外,沒有彆的東西拿得出手。
從他決定低頭那一刻,便十分迫切的希望搭上江景辰這條船,並且從中獲得比之前更大、更多的利益。
若是一整座煤礦但還能塞個牙縫,僅僅一小部分而已,江景辰實在看不上,隻不過有些事沒必要說的太過直白。
“溫家那邊,本侯暫時不會動,你與他們之間的生意可以繼續,隻需要注意一點,不該賺的錢彆賺,免得日後清算起來麻煩。”
“侯爺儘管放心,草民雖是生意人,可也是憑良心做事,不該賺的錢絕對一文不賺。”
有良心的商賈賺不到大錢,能賺大錢的商戶能有多少良心?
彆說聽的人不信,就是說這些話的杜仲山自個都不信,但他明白這是來自江景辰的提醒,同時也是警告,因此才不得不做出表態。
生意場上的心機,此刻麵對強權時,一點作用都沒有。
杜仲山越發的恭敬,主動提及“草民鬥膽,懇請侯爺派人隨行在草民身邊,若有急事也方便聯係。”
派人隨行,是一種監視,同時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江景辰重新打量著杜仲山,誇讚道“你是個聰明人。”
忽然,話鋒一轉“本侯喜歡聰明人,可總是會遇見一些喜歡自作聰明的人,望你今後好自為之。”
沒有給杜仲山開口的機會,江景辰便匆匆離開,隻是在上車前吩咐董瓚,安排兩個人跟在杜仲山身邊。
當杜仲山見到有人去而複返,不需要多問,便明白了怎麼一回事,直至此刻,他的心才放了下來,暗自感慨道“這條船,總算是上去了!”
官邸。
利源商會原本是江景辰為了尋藥組建,多年下來漸漸發展壯大,現如今已經成為了西域境內最大的中原商會。
吐蕃稱臣之後,兩國通商,最先嘗到甜頭的是隴右道的商賈,而後其他道地商人蜂擁而至,組建商隊,瓜分利益。
利源商會不是最先吃肉的人,但卻稱得上是將肉裝進盤子裡,主刀分肉之人。
在西域境內,沒有利源商會點頭,彆人也就隻能喝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