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再次回到白登山最高峰,表現了雲淡風輕。他俯瞰了下麵的匈奴的軍隊。更加是有一些不屑一顧。
看了一會兒,下麵匈奴軍隊緩緩撤軍,並沒有再對白登山進行攻擊。
然後才淡淡地問道“所有的軍隊都到了指定地點沒有”
掌管情報的內侍起身事理說道“陛下,已經到達指定位置,就當在陛下詔令發動總攻。”
趙寒秋這才問道“陛下,咱們這是要開始進攻嗎?”
秦風說道“不用著急,現在的情況有些變化,這匈奴軍中有高級修行者,咱們軍隊裡麵沒有。
即便是咱們有高級修行者,一旦交戰難免也會造成大量的傷亡,得不償失,現在咱們大秦最缺少的是什麼呢?最缺少的就是人。”
這幾年以來,大秦又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人口的人數已經到了7000萬人了。
按理說,這樣的人口數量是不算少了,但是人口過於年輕化,還有就是女子多男子少。
現在為了一口吞掉草原,大秦的銳士幾乎全部出動。
如果這次戰爭打的過於艱苦,即便是贏了草原人,大秦也會傷筋動骨,整個草原也不見得能夠拿在手中。
這是秦風不如樂意看到了,就比如說後世的漢武帝,決戰匈奴耗空的國力,其實得到的收獲並不大。
有的人說戰爭打打的是資源,其實這句話說道不錯,但是資源來自於哪裡?沒有人去深究。
其實很簡單,戰爭資源那必須是來自敵對一方,而不是過度消耗自己的資源,讓自己越打越弱。
戰爭必須越打越強!
漢武帝開始作戰的時候,用的是大將軍衛青,衛青的作戰方法就是以戰養戰,消滅敵人後收獲匈奴人牛羊用來充實自己的後方。
這樣打仗,國力不但不會降落,反而會提升。
當然到了霍去病以後就轉變了作戰的方法,而是以殲滅敵人為第一要務,敵人投降了,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大胸懷,給予當年的賞賜,簡直有病。
最後這一個作戰方法一直在推行,九州大地消耗過大,無力再戰,最後虛弱到不得不將自己的力量收攏回來,吃到嘴裡的東西又吐了出來。
十三勇士歸玉門,他們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作戰過程和他們的堅持蕩氣回腸。
但是這也是一種悲壯,也是一種悲哀。
如果那時候國力強盛,他們守護的地方還會丟了嗎?他們的軍隊會作戰到隻剩下13個人?
所以國力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國力之外,就是一個在位者強大的心。
秦風這次禦駕親征,就是為了一舉毀掉匈奴人的主力,一戰而競其功,為了這個目標,可以秦風竭儘全力,永新布局,不能夠有半點失誤。
這種布局他早就有,而且一直在按部就班的推行,依照到他的計劃,他們和匈奴人決戰的時間應該在五六年之後,才能夠逼得匈奴人大舉反擊。
那個時候才是舉國為戰的最佳時機。
五六年之後,大秦的科技在發展會上一個新台階,大秦的人口也會在猛增,這樣的局麵其實對於大秦來說是最好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的秋天來臨,天氣突然驟冷,草原上的人們還沒有體會到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大雪已經來臨,覆蓋了整個草原。
這導致以遊牧為主的匈奴人麵臨的困境,他們不得不孤注一擲向南侵襲謀取自己的生存機會。
所以說這次和匈奴人的決戰……總的來說是屬於意外,秦風準備的並不是特彆充分。
當然匈奴人也沒有準備的那一說,當然,既然匈奴人來了,那麼他就得要改變預定的計劃,直接就吞了草原。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草原這次大軍的侵襲,竟然夾雜了草原上老牌的修行者。
剛剛在白登山下一站,出現了一個隱聖,這個還可以理解,到了秦風的這個層次,他已經知道,隱聖一抓一大把。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草原人當中竟然出現了一位神人境修行者。
要不是正好自己遇到,使用自己人皇紫氣壓製住對方,使用人皇劍將對方元神斬殺。那麼白登山所有的人會在這一個人攻擊之下遭到毀滅性打擊。
大秦的科技的確是厲害,製作出來的槍械可以輕鬆殺掉聖人境,但是對於神人境……說實話沒有多大威脅。
神人境完全可以在戰場上製造出大量傷亡,即便是他以紫府的紫氣駕馭人皇劍斬殺神人。
但是他一個人怎麼可能顧得到這麼大的戰場?
如果,草原人裡麵的神人過於多,他也忙不過來。
秦風想到這裡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他開始推算這件事情怎麼進行,場戰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既能達到目的也能夠達到兼並大草原的計劃。
機會是給自己了,而且機會隻有一次。
現在大秦已經展示出了爪牙,顯示出了他的實力,這次不能徹底解決匈奴人,讓匈奴人逃逸,
這些匈奴人極有可能再也不會大量聚攏起來給自己圍殲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就會像孤狼一樣在草原上流浪,時不時的突然出現狠狠的咬一口。
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麵,吞並大草原的收益會明顯降低,損失會有無限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