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愛新覺羅·胤禩:清朝皇權爭鬥中的悲情王子_古代曆史著名人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 > 第96章 愛新覺羅·胤禩:清朝皇權爭鬥中的悲情王子

第96章 愛新覺羅·胤禩:清朝皇權爭鬥中的悲情王子(2 / 2)

十一月十六日,胤礽被釋放。二十八日,康熙帝重新封胤禩為貝勒。儘管胤禩失去了成為太子的機會,但康熙帝仍舊給予了他一定的補償。

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帝舊事重提,追究眾臣一致舉薦胤禩為太子的責任,並嚴厲斥責了佟國維、馬齊等人。康熙帝雖然拒絕了康親王椿泰等人提出的對馬齊處以斬刑的建議,但卻將馬齊交由胤禩處置,這實際上給了胤禩一種隱性的權力象征。

三月初九日,經過一係列的鋪墊,胤礽順利地被重新立為太子。與此同時,康熙帝對其他皇子進行了加封,其中胤禩在此之前已經被恢複了貝勒的爵位。經過這次廢黜與複立太子的過程,朝局發生了變化,諸阿哥的勢力得到了加強,而太子胤礽的地位則相對削弱,兩派之間的對立態勢愈發明顯。

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二十七日,都統鄂善、尚書耿額、齊世武、副都統悟禮等人被鎖拿,這標誌著太子一黨的勢力每況愈下。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禩的母親良妃去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黜,從此在鹹安宮中度過了餘生。

六、受父壓製

在康熙帝第二次廢黜胤礽之後,東宮太子之位空懸,朝臣們普遍認為應該儘早確立新的繼承人,以穩定朝局。然而,康熙帝對於眾臣關於早立太子的諫言始終沒有明確回應,這一狀態持續了大約兩年的時間。

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徹底改變了胤禩的命運。這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啟程前往熱河巡視,途徑密雲縣、花峪溝等地。按照慣例,胤禩應隨侍康熙左右,但這一天恰好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為了儘孝道,胤禩決定前往祭奠母親,未能隨駕出行。他派遣太監向康熙帝說明情況,並表示自己將在湯泉等待父皇,以便一同返回京城。

然而,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胤禩托太監帶給康熙帝的老鷹身上。這隻老鷹打開後竟然奄奄一息,這讓康熙帝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一種詛咒。康熙帝當即召來諸位皇子,嚴厲責備胤禩,並宣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斃鷹事件”。

這一事件對胤禩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它不僅斷絕了他繼承太子位的可能性,更嚴重損害了他與康熙帝之間的父子關係。康熙帝對胤禩的不滿情緒達到了,胤禩在朝中的聲望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接下來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帝進一步采取行動,停止了胤禩及其屬官的俸銀俸米、執事人等的銀米供應。不久之後,胤禩便病倒了,但康熙帝對此表現得十分冷漠,沒有表現出任何關心或慰問之意。直至胤禩病愈,康熙帝才命人恢複了之前被停發的俸祿,父子之間的關係似乎有所緩和。

儘管經曆了如此嚴重的打擊,胤禩在朝臣中的威信並未完全喪失。例如,深受康熙帝倚信的大學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仍然認為在康熙帝的眾多皇子當中,八阿哥胤禩是最具賢能的。這一評價表明,即便是在胤禩遭受諸多挫折之後,他在朝臣心中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地位。

然而,對於立儲之事,康熙帝的態度始終堅定。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三月十二日,九卿等大臣再次以請求立皇太子為名上折請安,但康熙帝手書諭旨,堅決予以駁斥。康熙帝的這一決定,進一步鞏固了他對皇位繼承問題的控製,同時也表明了他對胤禩及其他皇子爭奪儲位行為的不滿與警惕。

七、扶植胤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十二日,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西征。這一任命儀式極為隆重,胤禵使用的是正黃旗纛,享有親王級彆的禮儀,被稱為“大將軍王”。此次西征的主要任務是平定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分裂勢力,以確保清朝西部邊疆的安全穩定。此前,前湖廣總督額倫特及侍衛色楞等將領曾試圖從青海進軍拉薩,但在藏北與策淩敦多布的戰鬥中全軍覆沒。因此,此次撫遠大將軍的任命不僅是為了扭轉戰場上的不利局勢,更關乎清朝的國家安全和邊疆穩定。

康熙帝選擇胤禵作為撫遠大將軍,而非其他皇子,這表明了他對胤禵的高度信任與期待。胤禵不僅在軍事上有一定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在康熙帝眼中是最合適的人選來承擔這一艱巨的任務。隨著胤禵的出征,他在朝臣和兄弟中的聲望迅速上升,被視為最有潛力繼承大統的皇子之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胤禵出征期間,胤禩和胤禟對胤禵給予了全力支持。胤禟曾高度評價胤禵,稱其“聰明絕世”,“才德雙全”,並積極為胤禵準備軍備物資。胤禩與胤禵之間也有頻繁的書信往來,這表明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同時,康熙帝與胤禩的關係也在這一時期有所改善,根據《清實錄》和胤禩兒子弘旺的記載,康熙帝開始命令胤禩隨扈出行,並委派他處理一些政務。此外,康熙帝還將弘旺留在宮中撫養,這表明康熙帝對胤禩的態度有所好轉。

然而,這一切都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發生了劇變。當天,康熙皇帝駕崩,隆科多口頭傳達了康熙帝的遺詔,宣布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對於胤禩而言,這一刻標誌著他一生中最不幸時期的開始。

八、笑忘紅塵

雍正尚未正式登基之際,便采取了一係列動作,顯示出他對胤禩既有優待也有防備。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加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並將兄弟們的“胤”字改為“允”字,胤禩被改為允禩。隨後,允禩被任命為理藩院尚書,並負責工部事務。然而,這一係列看似優待的舉動背後,隱藏著雍正帝對允禩及其黨羽的警惕。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開始對允禩及其親信進行了一係列的打擊。首先,雍正將與允禩關係密切的人儘數遣散,以此孤立允禩。同時,雍正帝多次警告朝臣不要重蹈朋黨之弊,顯然是在敲山震虎,意在削弱允禩的影響力。

允禩本人也多次受到懲罰。例如,在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由於帳房新製油漆味濃烈,雍正帝大發雷霆,命令管理工部事務的廉親王允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官員跪在太廟前一晝夜。這種公開羞辱的方式不僅針對允禩個人,也是對其他官員的一種震懾。

儘管在雍正元年後期至二年期間,雍正帝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處理青海的戰事上,但他對允禩等人的防範和訓斥從未停止。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日,雍正帝指責允禩及其親信馬爾齊哈、常明等人是妄亂之人,並稱他們為允禩的黨羽。同年十一月,雍正帝再次批評允禩在管理理藩院時過於節省,不給來訪的科爾沁台吉等人盤纏,進一步削弱了允禩的聲譽。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對允禩的指責變得更加嚴厲。二月十四日,雍正帝指責允禩懷揣私心,故意製造事端,動搖百官的信心,乾擾其施政方針。同年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提議革去允禩的王爵,並撤銷其佐領身份。隨後,雍正帝命令每旗派出若乾馬兵在允禩府周圍防守,並派上三旗侍衛每日跟隨允禩出入,名義上是隨行保護,實際上是嚴密監視。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日,允禩、允禟及蘇努、吳爾占等人被革去黃帶子,並從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日,雍正帝下令革去允禩之妻的“福晉”身份,並將其休回娘家。二月初七日,允禩被囚禁於宗人府,並在其周圍築起高牆,隻留下兩名太監侍候。三月初四日,雍正帝命令允禩、允禟改名,允禩被迫改名為“阿其那”,其子弘旺被改名為“菩薩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見諸王大臣,曆數允禩、允禟、允禵等人的罪狀。六月初一日,雍正帝將允禩、允禟、允禵的罪狀公之於眾,列出允禩的罪狀四十條,允禟二十八條,允禵十四條。九月初八日,允禩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傳言他是被毒死的。

九、結語

愛新覺羅·胤禩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悲劇色彩。從一個備受寵愛的皇子到爭奪皇位失敗,再到被圈禁致死,他的故事不僅是清朝宮廷內部權力鬥爭的一個縮影,也是那個時代無數貴族子弟命運的寫照。儘管胤禩未能實現自己的皇位夢想,但他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了一位值得銘記的曆史人物。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綜影視:從做皇後開始作天作地 我官場崛起,退婚的女友開始倒追 重生後九公主運籌帷幄執掌天下 老婆:我重生歸來,許你燦爛人生 嬌軟工具人被瘋批神明瘋狂示愛 韶華亦流年 回到明朝當錦衣衛 浮夢的人生路 詭異都市,我當城隍那些年 有獸焉:天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