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左宗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晚清鐵腕英雄_古代曆史著名人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 > 第295章 左宗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晚清鐵腕英雄

第295章 左宗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晚清鐵腕英雄(1 / 2)

一、湘上農人

左宗棠,這位在晚清時期對中國政治、軍事乃至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其早年的經曆充滿了挫折與機遇。1847年,結束了在安化陶家長達八年的教書生涯後,左宗棠回到了家鄉湘陰柳莊。這期間,他不僅深入研讀了大量書籍,還積極實踐農學知識,在自家田地上嘗試改良耕作方法,同時對國家大事保持著高度關注。特彆是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後,麵對外敵入侵的嚴峻形勢,左宗棠提出了關於加強海防建設的意見,如建造新型戰船等建議,顯示出他對時局敏銳的洞察力。

然而,真正讓左宗棠名聲大噪的是1850年初(按農曆仍為道光二十九年底)的一次重要會麵。當時,已從雲貴總督任上退休回家鄉福建的林則徐途徑湖南,並特意邀請左宗棠前來相談。儘管兩人年齡相差近二十歲,但共同的理想和抱負使他們之間產生了深厚的友誼。此次見麵地點設在長沙城內的船上,兩位誌士徹夜長談,內容廣泛而深刻,涵蓋了中國曆史上的許多關鍵事件以及當前麵臨的挑戰。特彆是對於邊疆安全問題,尤其是新疆地區的情勢,左宗棠表現出了獨到見解,令林則徐十分讚賞。

據記載,林則徐在這次交談中給予了左宗棠極高的評價,稱其為“不凡之才”、“絕世奇才”,並寄予厚望。這次相遇不僅是個人層麵的精神交流,更重要的是它象征著新舊兩代改革者之間的火炬傳遞——林則徐代表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批覺醒者之一,而左宗棠則將在未來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民族英雄。通過這次談話,林則徐看到了年輕一代中有人能夠繼續推進他的未竟事業,對抗外國勢力的同時致力於國家內部的現代化改革。

實際上,這次會晤也預示著左宗棠即將迎來自己人生中的轉折點。不久之後,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清朝政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憑借之前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加上來自像林則徐這樣前輩的支持與推薦,左宗棠得以迅速崛起,成為平定內亂的關鍵人物之一。

二、戎幕坐嘯

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席卷湖南,長沙城被圍攻,局勢危急。在這關鍵時刻,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邀出山,參與保衛長沙的行動。當時,左宗棠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組織能力,在戰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不僅負責調配軍需物資,還親自策劃防禦工事,使得長沙城在三個月內未被太平軍攻克,最終迫使太平軍撤退北上。這一勝利不僅為左宗棠贏得了聲譽,也為他日後更廣泛地參與到國家事務之中奠定了基礎。

隨後的一年,即1853年,左宗棠隨張亮基前往湖廣總督幕府工作。但當張亮基調任山東巡撫時,左宗棠選擇返回家鄉湘陰,並沒有跟隨前往山東。然而,左宗棠並沒有因此而遠離政壇。1854年,隨著湖南局勢再度緊張,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邀請左宗棠再次加入幕府。這一次,左宗棠將在湖南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他的輔佐下,駱秉章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穩定湖南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安全形勢。這包括加強地方武裝力量、改善財政狀況以及支持前線作戰等多方麵的工作。由於左宗棠的有效策略與實施,湖南逐漸恢複了秩序,並且成為清政府對抗太平天國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此期間,左宗棠的表現引起了朝廷內外的關注。1855年,禦史宗稷辰向皇帝推薦了左宗棠;到了1856年,鑒於他在支援曾國藩部隊方麵的貢獻,清廷授予了左宗棠兵部郎中的官職並賞賜花翎作為獎勵。兩年後,即1858年,在駱秉章的支持下,左宗棠又被加封四品卿銜,顯示出其地位進一步提升。

然而,正當左宗棠聲望日隆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差點斷送了他的前程——這就是著名的“樊燮京控案”。1859年底至1860年初,時任湖南永州鎮總兵的樊燮因不滿於左宗棠對其處理不當的行為而向朝廷提起訴訟。此事迅速發酵成了一場政治風波,給左宗棠帶來了極大壓力。幸運的是,在好友胡林翼、郭嵩燾等人以及一些朝中顯貴如潘祖蔭等人的極力維護之下,加上鹹豐帝對左宗棠才能的認可,這場風波最終得以平息。

儘管經曆了這樣一次嚴重考驗,但左宗棠並未就此沉寂下去。相反地,此次事件反而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他的價值所在。“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這句話便是在此背景下流傳開來,充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左宗棠重要性的普遍認同。更重要的是,這也預示著左宗棠即將迎來自己職業生涯的新高峰不久之後,他就將被委以重任,投入到更為廣闊的戰場之上

三、東平閩浙

1860年,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對江南地區的威脅日益加劇,尤其是太平軍攻破了清軍設在江南的大營之後,局勢變得異常嚴峻。在此背景下,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補的身份被派往協助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處理軍事事務。左宗棠迅速行動,在湖南招募了一支約5000人的部隊,稱為“楚軍”,並帶領這支隊伍前往江西和安徽與太平軍作戰,顯示出了他卓越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1861年,鑒於左宗棠在前線的表現以及他對穩定東南局勢的重要性,曾國藩向朝廷推薦左宗棠擔任浙江巡撫。同年,當太平軍占領杭州後,清廷正式任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並賦予他督辦軍務的重要職責。這一任命標誌著左宗棠從地方輔助角色躍升為省級行政長官,同時也意味著他將承擔起更加艱巨的任務——恢複浙江秩序,平定叛亂。

1862年至1863年間,左宗棠指揮下的軍隊取得了顯著進展。在他的領導下,由中外士兵組成的混合部隊如“常捷軍”、“常安軍”及“定勝軍”等協同作戰,成功收複了包括金華、紹興在內的多個重要城市。隨著戰事的推進,左宗棠於1863年被提升為閩浙總督,負責更廣泛區域內的軍事與行政管理工作。

1864年3月,經過艱苦奮戰,左宗棠終於率領部下攻克了杭州,這對於打擊太平天國勢力來說是一個決定性的勝利。為了表彰其功績,清政府授予左宗棠太子少保銜,並賜予黃馬褂作為榮譽象征。此後不久,他還進一步擴大了控製範圍,直至完全掌握整個浙江省。由於這些成就,左宗棠被封為一等恪靖伯,彰顯了他在平定內亂過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但左宗棠並未因此而停止腳步。緊接著,他又奉命進入江西和福建繼續追剿殘餘的太平軍力量,特彆是針對李世賢和汪海洋領導的隊伍。最終,在1866年初,左宗棠徹底消滅了這股反抗勢力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一帶,從而結束了長達十幾年之久的太平天國起義。

在完成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曆史使命之後,左宗棠開始關注如何加強國防建設的問題。他提出了減少冗兵、提高效率、強化訓練等一係列建議,並特彆強調發展現代海軍的重要性。基於此理念,1866年,左宗棠上書請求設立專門機構來監督輪船製造項目,並得到了朝廷的支持。隨後,他選擇福州馬尾作為造船廠地址,並派遣人員赴海外采購先進設備和技術資料。同時,還創辦了求是堂藝局(後來改名為船政學堂),旨在培養中國自己的造船專家和海軍人才。

不幸的是,正當福州船政局籌備工作順利進行之時,西北邊疆又爆發了新的危機。麵對這種情況,左宗棠不得不離開東南沿海前往陝甘地區擔任總督職務,但他仍然關心著船政事業的發展。於是,他推薦了沈葆楨接替自己出任總理船政大臣一職。在沈葆楨的努力下,福州船政局於1867年開始正式運營,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采用西方技術建造現代化艦艇的企業

四、西靖陝甘

1862年,陝西回民趁太平天國和撚軍進入陝西的機會,聯合發動叛亂,寧夏地區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暴動,陝甘局勢迅速惡化。由於總督楊嶽斌無法有效控製局勢,清廷於1866年諭令左宗棠前往陝甘平定回民起事。

左宗棠於1866年末動身,準備率領各軍平定回民起事。然而,由於西撚軍進犯陝西,加之左宗棠認為撚軍實力強於回民軍,因此他首先選擇重點鎮壓撚軍。在多次與撚軍的交戰中,左宗棠雖屢次擊敗撚軍,但因回民軍的牽製以及撚軍的機動靈活,難以徹底取勝。延川、綏德等地還多次被回民軍攻破。1867年末,撚軍由陝入晉,繼而進入河南、直隸,京師震動。左宗棠因未能有效控製局勢,與李鴻章、李鶴年、官文皆受革職處分。但左宗棠並未氣餒,他率軍追擊撚軍,並建言獻策,最終於1868年協助李鴻章消滅了西撚軍。

在消滅撚軍後,左宗棠將主要精力轉向回民軍。他率軍進入陝北的延安、綏德、榆林一帶,先後逼降扈彰、董福祥等統領的起義軍。隨後,他進兵董誌原,大敗盤踞和被驅逐於此的回民軍,攻占該地,肅清慶陽、涇州。在此期間,左宗棠還努力恢複生產,推廣代田法、區田法,並撥款救濟饑民和歸降者。

在平定回民軍的過程中,左宗棠認定盤踞金積堡一帶的馬化龍是回民起事的罪魁禍首之一。他派劉鬆山進攻馬化龍的金積堡,但劉鬆山在戰鬥中陣亡。左宗棠痛感“失我右臂”,但他並未因此氣餒,而是以劉鬆山之侄劉錦棠代替劉鬆山,調動重兵圍攻金積堡。經過艱苦的戰鬥,左宗棠終於在1871年取勝,馬化龍父子投降後被處死。

在肅清後方後,左宗棠開始進攻甘肅河州。當地回民軍領袖馬占鼇頑強抵抗,清軍屢屢受挫。但在清軍的強大壓力下,馬占鼇於1872年投降。回民軍的主力至此已經被消滅。隨後,左宗棠派劉錦棠克複西寧,白彥虎等退入甘肅。他又派徐占彪進攻肅州,但肅州久攻不下。在此期間,左宗棠還在蘭州創辦了甘肅機器製造局,推動了西北地區的近代化進程。

1873年,隨著西寧回民軍首領馬桂源投降並被處死,以及左宗棠集合徐占彪、宋慶、金順、劉錦棠等部大舉圍攻肅州,肅州回民軍首領馬文祿被迫投降後被處死。隨著肅州的克複,陝甘回民起事終於被平定。左宗棠因功被清廷授予陝甘總督協辦大學士的職務,並賞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五、進軍新疆

1864年,新疆地區因受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的影響,陷入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麵。其中,喀什噶爾成為爭奪的焦點,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和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相繼向中亞的浩罕汗國求援,引來了該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阿古柏於1867年在新疆建立了“洪福汗國”,加劇了新疆的動蕩。同時,沙俄也趁機於1871年7月侵占了伊犁,進一步加劇了新疆的危機。

麵對新疆的危機,清廷開始重視並采取措施。他們命令景廉、成祿等率軍出關,並令左宗棠派兵進剿。然而,由於陝甘回民起事尚未平定,左宗棠認為此時興師遠舉並非穩著,但他仍於1872年1月派徐占彪進兵肅州,為收複新疆做準備。

1873年3月,左宗棠提出了先安定新疆回部再準備收回伊犁的方針。他認為,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如果烏魯木齊城克複,再大興屯田以保證長期後勤供應,安撫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即使不立即索伊犁,也已穩然不可犯。這一方針得到了軍機大臣文祥的支持。

然而,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引發了清廷內部的“海防”與“塞防”之爭。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主張放棄塞防以節省軍費用於海防。而左宗棠則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認為不收複新疆將導致陝甘清軍被長期牽製,且會招致英、俄的滲透。最終,左宗棠的觀點得到了清廷的認同。

於是,1875年5月,清廷下詔授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全權節製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幫辦軍務,擇機出塞平叛新疆。

確定戰略

在軍事戰略上,左宗棠展現出了卓越的遠見和深思熟慮。他提出的“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戰略方針,為清軍收複新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先北後南”的戰略意味著左宗棠決定首先安定北疆,但不急於攻取伊犁,而是逐步向南疆推進。這一戰略選擇是基於對阿古柏勢力的深入分析和地理區位的考慮。阿古柏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北疆的達阪城、托克遜、吐魯番一線,其在此地的力量相對薄弱,進軍難度較小。同時,北疆的烏魯木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收複此地可以進一步為收複伊犁創造有利條件。

在“緩進急戰”的戰略中,“緩進”並不意味著拖延時間,而是積極治軍,為未來的決戰做好充分準備。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整頓軍隊,增強軍隊戰鬥力。他不僅對主力湘軍進行了嚴格的整編,剔除空額,汰弱留強,還規定凡是不願出關西征的士兵,一律給資遣送回籍,以確保軍隊的士氣和忠誠度。通過這一係列的準備,左宗棠指揮的西征軍逐漸壯大,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而“急戰”則是考慮到國庫空虛以及西北地區的實際情況。由於西北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為了緊縮軍費開支,左宗棠決定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他要求軍隊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內獲取全勝,儘早收兵。

準備物資

在籌備西征的過程中,左宗棠深知武器裝備和糧食供應的重要性。為此,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以確保西征軍的戰鬥力和後勤保障。

首先,左宗棠在蘭州建立了“蘭州製造局”,專門負責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應對阿古柏軍隊的洋槍洋炮,他從廣州、浙江等地調來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製造了大量武器。這些武器不僅包括仿造的德國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還有改造後的中國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極大地提升了西征軍的戰鬥力。

其次,左宗棠非常注重糧食供應問題。他命令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通過一年的努力,哈密地區收獲了大量的糧食,基本上解決了該部半年軍糧所需。然而,糧食供應仍然是一個緊迫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左宗棠建立了四條運輸路線,從甘肅河西、包頭、歸化、寧夏等地采購和運輸軍糧至新疆。此外,他還在新疆東部采買糧食,並嘗試向俄國人購買糧食。雖然關於這部分糧食的來源存在爭議,但左宗棠確實采取了多種措施來確保糧食供應。

籌措軍費

除了官方運輸外,左宗棠還廣泛設立運糧台站,並借用民力進行節節轉運。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運輸效率,還減輕了軍隊的負擔。

1876年,隨著收複新疆的戰爭一觸即發,軍費問題成為了擺在左宗棠麵前的一道難題。當時,各省積欠陝甘軍費已達101novel.com00餘萬兩,僅僅依靠各省關協餉根本無法解決這一龐大的軍費開支。



最新小说: 偏心養子?但我是修仙的! 係統綁錯,我躺贏成仙 千金散財還複來 重回17歲,從自律開始 靈氣複蘇你竟然玩家族流 隱秘的自我 修仙之盜墓詭途 重生後,我在官場掀起掃黑風暴 大夏:開局召喚羅網,鎮壓江湖 西遊番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