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愛因斯坦:超越時空與廣義相對論的革命_古代曆史著名人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 > 第23章 愛因斯坦:超越時空與廣義相對論的革命

第23章 愛因斯坦:超越時空與廣義相對論的革命(2 / 2)

1932年2月,愛因斯坦在帕莎第納對德國和平主義者卡爾·馮·奧西茨基被定為叛國罪提出強烈抗議。奧西茨基因揭露德國秘密重整軍備而被捕,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愛因斯坦的抗議不僅表達了對奧西茨基的支持,也顯示了他對納粹政權的不滿和對和平的堅定信念。3月,愛因斯坦從美國返回柏林,但德國的政治局勢日益緊張,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

5月,愛因斯坦前往英國,先後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進行講學,傳播他的科學思想。隨後,他趕往瑞士日內瓦參加國際裁軍會議。然而,這次會議的成果令他極度失望,國際社會在裁軍問題上的無能為力使他感到沮喪。6月,愛因斯坦與美國心理學家墨菲進行了關於因果性問題的談話,探討了科學和哲學的交叉點。7月,愛因斯坦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通信,討論戰爭的心理問題,兩人的對話後來被整理成《為什麼戰爭?》一書,成為探討戰爭根源的經典之作。同年,愛因斯坦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主義,展現了他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感。

12月10日,愛因斯坦和妻子艾爾莎離開德國前往美國。原本計劃隻是短暫訪問,但隨著納粹政權的日益殘暴,他們決定不再返回德國。1933年,德國納粹政府查抄了愛因斯坦在柏林的寓所,焚毀了他的書籍,沒收了他的財產,並懸賞十萬馬克索取他的人頭。愛因斯坦當時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這一機構為他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1940年,愛因斯坦正式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了瑞士國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1934年,愛因斯坦的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道夫·凱澤爾編輯出版,這本書彙集了愛因斯坦對科學、哲學、宗教和政治的思考,成為了解他思想的重要文獻。1935年5月,愛因斯坦前往百慕大進行短期旅行,並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離開美國。同年,愛因斯坦獲富蘭克林獎章,以表彰他在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此外,他還與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表了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這一論文引發了科學界關於量子力學本質的廣泛討論。愛因斯坦還為使諾貝爾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繼續積極參與和平與人權活動。

1936年,愛因斯坦開始與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12月101novel.com日,愛因斯坦的妻子艾爾莎病故,這對愛因斯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年,他發表了《物理學和實在》和《論教育》等文章,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科學和教育理念。1937年3月至9月,愛因斯坦參與由英費爾德執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這本書旨在向大眾普及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曆程。3月,愛因斯坦聲援中國“七君子”,這些中國知識分子因反對日本侵略而被捕,愛因斯坦的聲援顯示了他對國際正義的支持。6月,愛因斯坦與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進一步揭示了時空、物質和運動的統一。這是廣義相對論的重大發展,也是愛因斯坦在科學創造上的最後一項重大成就。

1938年,愛因斯坦與柏格曼合寫論文《卡魯查電學理論的推廣》,繼續在理論物理學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六、世界享譽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在利奧·西拉德等人的協助下,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納粹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這封著名的“愛因斯坦—西拉德之信”直接促成了美國曼哈頓計劃的啟動。同年,愛因斯坦的妹妹瑪雅從歐洲來到美國,在愛因斯坦家中長期居住,為他的生活了更多的支持。

1940年5月15日,愛因斯坦發表了《關於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進一步闡述了他對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思考。5月22日,他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主張積極介入歐洲戰事。10月1日,愛因斯坦正式取得美國國籍,同時保留了瑞士國籍。同年,他撰寫了一篇著名論文,為“我不信仰一個人格化的神”這一命題進行辯護,展現了他在宗教和哲學上的獨立思考。

1941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科學和宗教》等文章,探討了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1942年10月,愛因斯坦在猶太人援蘇集會上熱烈讚揚蘇聯在各個方麵的成就,表達了對蘇聯抗擊納粹德國的支持。

1943年5月,愛因斯坦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的工作,為戰爭中的科學應用專業意見。1944年,為了支持反法西斯戰爭,愛因斯坦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了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的手稿。同年,他發表了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並與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後和平問題,聽從玻爾的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1945年3月,愛因斯坦與利奧·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但未能成功。4月,愛因斯坦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退休,但實際上仍然繼續進行科學研究。9月,他連續發表了一係列關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呼籲國際社會采取行動,防止核武器的濫用。

1946年5月,愛因斯坦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並擔任主席,致力於宣傳核武器的危害和推動世界和平。5月,他接受林肯大學(一所黑人學校)的名譽博士學位,展現了他對種族平等的支持。同年,愛因斯坦寫了一篇長篇《自述》,回顧了自己在科學探索道路上的經曆。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愛因斯坦每晚為她讀書。10月,他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以維護世界和平。

1947年,愛因斯坦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合作,防止戰爭。9月,他發表公開信,建議將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進一步推動國際和平機製的建立。

1948年4月,愛因斯坦與天文學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對美國對蘇聯進行“預防性戰爭”,抗議美國進行普遍軍事訓練。同年,他發表了《量子力學和實在》,前妻米列娃在瑞士蘇黎世病故。12月,愛因斯坦因腹部主動脈瘤接受剖腹手術,手術後恢複良好。

1949年1月13日,愛因斯坦出院。1月,他撰寫了《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了反批判。11月,“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停止活動,標誌著愛因斯坦在反核武器運動中的一個階段結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1950年2月13日,愛因斯坦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呼籲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和平。3月18日,他在遺囑上簽字蓋章,指定內森博士為遺囑執行人,遺產由內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托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來大學。4月,愛因斯坦發表了《關於廣義引力論》,《晚年集》出版,進一步總結了他的科學成就和思想。

1951年,愛因斯坦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6月,愛因斯坦的妹妹瑪雅在長期癱瘓後去世,這對愛因斯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結束了他在反核武器運動中的積極參與。

1952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和空間問題》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繼續在科學和哲學領域進行深入探討。11月,以色列第一任總統哈伊姆·魏茨曼去世後,以色列政府邀請愛因斯坦擔任第二任總統,但他婉拒了這一邀請,繼續專注於科學研究和社會活動。

1953年4月3日,愛因斯坦給伯爾尼時代的舊友寫了一篇《奧林匹亞科學院頌詞》,緬懷青年時代的生活。5月16日,他給受迫害的教師弗勞恩格拉斯寫回信,號召美國知識分子堅決抵抗法西斯迫害,這一舉動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同年,為紀念玻恩退休,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關於量子力學解釋的論文,引發了兩人之間激烈的爭論。

七、晚年患病

1954年3月,愛因斯坦度過了75歲的生日。儘管年事已高,他依然積極投身於社會和政治活動。通過“爭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員會”,愛因斯坦號召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勢力作鬥爭,扞衛公民自由和民主權利。然而,他的這些活動也招致了敵視。3月,愛因斯坦被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這一指責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的緊張氣氛和麥卡錫主義的盛行。5月,愛因斯坦發表聲明,抗議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政治迫害,奧本海默因反對美國製造氫彈而失去了安全許可,這一事件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同年秋天,愛因斯坦因患溶血性貧血症臥床數日,健康狀況明顯惡化。11月18日,愛因斯坦在《記者》雜誌上發表聲明,表示如果美國繼續走向法西斯化,他寧願成為一名工匠或小販,也不願在美國做科學家。這一聲明進一步表明了他對當時美國政治環境的不滿和擔憂。11月,愛因斯坦完成了《非對稱的相對論性理論》,這是他在科學上的最後一項重要工作。

1955年2月,愛因斯坦與社會學家伯特蘭·羅素通信,討論和平宣言問題,反對使用核武器。兩人最終共同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呼籲全球科學家和政治家共同努力,防止核戰爭的發生。這一宣言成為冷戰時期和平運動的重要裡程碑。3月,愛因斯坦著述《自述片斷》,回憶了青年時代的學習和科學探索的道路,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個人經曆和科學思考。

4月3日,愛因斯坦同科恩談論關於科學史等問題,顯示出他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依然保持著對科學的濃厚興趣。4月5日,愛因斯坦駁斥了美國法西斯分子給他扣上的“顛覆分子”帽子,堅決維護自己的立場和信念。4月11日,他在《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上簽名,進一步表達了對和平的堅定支持。4月13日,愛因斯坦在草擬一篇電視講話稿時突然感到嚴重腹痛,後被診斷為動脈出血。4月15日,他被送入普林斯頓醫院接受治療。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當天午夜在睡夢中因主動脈瘤破裂引發的腦溢血逝世於普林斯頓,享年76歲。愛因斯坦的逝世震驚了全世界,人們紛紛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和人道主義者。

愛因斯坦逝世後,一位名叫托馬斯·哈維的醫生在解剖愛因斯坦遺體時,背著愛因斯坦的家人“悄悄”地取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和眼球。哈維希望未來神經科學界能夠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以發現他聰明的原因。這一行為雖然引發了爭議,但也為科學界了寶貴的研究材料。

遵照愛因斯坦的遺囑,他逝世後並沒有舉行任何喪禮,也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遺體被火化,骨灰撒在了一個永遠保密的地方。愛因斯坦的這一遺囑體現了他一生的謙遜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泊。他希望自己的離去能夠平靜而簡單,不希望埋葬他的地方成為朝聖之地。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官場崛起,退婚的女友開始倒追 重生後九公主運籌帷幄執掌天下 老婆:我重生歸來,許你燦爛人生 嬌軟工具人被瘋批神明瘋狂示愛 韶華亦流年 回到明朝當錦衣衛 浮夢的人生路 詭異都市,我當城隍那些年 有獸焉:天國之旅 偏心養子?但我是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