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才降生
前356年,亞曆山大出生在馬其頓王國的行政首都佩拉,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與伊庇魯斯的奧林匹婭斯的兒子。從小,亞曆山大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腓力二世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特彆聘請了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擔任亞曆山大及其貴族子弟在米埃劄的導師。亞曆山大對荷馬的《伊利亞特》情有獨鐘,特彆是其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和傳說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這些英雄形象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前340年,腓力二世出征拜占庭城邦,16歲的亞曆山大代父統治馬其頓,並成功鎮壓了北部aedi部落的起義,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亞曆山德魯波利斯。這一事件不僅展示了亞曆山大的軍事才能,也為他日後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前338年,腓力二世在拜占庭受挫,導致希臘城邦中出現了大規模的反馬其頓叛亂。雅典和底比斯兩大城邦結成同盟,準備對抗腓力二世。腓力二世領導色薩利、伊庇魯斯、埃托利亞、北福基斯、羅克裡斯等盟軍,與雅典、底比斯展開了決定希臘命運的喀羅尼亞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年僅18歲的亞曆山大擔任聯軍的左翼(一說右翼)總指揮。他抓住戰機,果斷突入敵陣,全殲了底比斯的精銳部隊“聖隊”,並從背後直接打擊了敵人,為馬其頓贏得了關鍵性的勝利。這場戰役不僅鞏固了腓力二世在希臘的統治地位,也使亞曆山大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然而,家庭內部的矛盾很快浮出水麵。前337年,腓力二世與奧林匹婭斯離婚,迎娶了馬其頓貴族阿塔魯斯的侄女克利奧帕特拉。這一舉動引發了亞曆山大的強烈不滿。在腓力二世與克利奧帕特拉的婚禮酒會上,阿塔魯斯發表了一番言論,暗示馬其頓王室將會有一個合法的繼承人。亞曆山大憤怒地質問阿塔魯斯“那麼我呢,你這卑鄙的人,你把我當成什麼了?一個雜種嗎?”說完便將手中的酒杯向阿塔魯斯扔去。腓力二世見狀,怒不可遏,拔劍欲向亞曆山大攻擊,但由於醉酒而站不穩,從椅子上摔了下來。亞曆山大嘲諷道“你們瞧啊!一位準備從歐洲橫掃小亞細亞的國王,卻連一張椅子都跳不過去。”
這一事件後,亞曆山大母子被腓力二世驅逐,回到了伊庇魯斯。亞曆山大的繼承權也因此受到了嚴重挑戰。然而,腓力二世很快就意識到,亞曆山大不僅是他的兒子,也是未來馬其頓王國的希望。不久之後,腓力二世派使者召回亞曆山大,與他和解。
二、登基之初
前336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女兒克麗歐佩特拉和伊庇魯斯的亞曆山大一世的婚禮上,被近身護衛官帕薩尼亞斯刺殺身亡。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了整個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迅速反應,指責此事為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後來以此為理由發動了對波斯的進攻。
腓力二世的去世使馬其頓陷入了權力真空。101novel.com歲的亞曆山大被馬其頓軍隊中的重臣安提帕特推舉為新國王,稱亞曆山大三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亞曆山大采取了一係列果斷的措施。他利用在佩拉的優勢,通過主持腓力二世的葬禮和宣布減少稅收的政策,贏得了馬其頓人民和軍隊的支持。同時,他以參與腓力二世暗殺的罪名處死了埃羅普斯的兩個兒子,又以策謀顛覆的罪名處死了同有繼位權的阿明塔斯。奧林匹婭斯則殺死了克利奧帕特拉和她擁有繼位權的兒子,徹底消除了潛在的威脅。亞曆山大成為了馬其頓王族中唯一健全的男性繼承人。
然而,腓力二世的去世也給了雅典和底比斯等希臘城邦重新贏得獨立的機會。雅典在德摩斯梯尼的領導下,再次掀起了反馬其頓的鬥爭。伯羅奔尼撒各邦(除麥加洛波利斯和美塞尼亞外)也團結在斯巴達之下,展開反馬其頓的鬥爭。麵對這種局麵,亞曆山大迅速采取行動,首先鎮壓了馬其頓貴族的謀叛,然後率軍南下,越過溫泉關,進入福基斯,在特爾斐召開近鄰同盟會議,重掌腓力時代盟主的大權。接著,他進軍伯羅奔尼撒,控製了斯巴達以外的各邦。雅典雖然沒有直接受到亞曆山大的軍事打擊,但也因懼怕其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得不派使節向亞曆山大請罪,承認他為希臘的霸主。
前336年秋,亞曆山大在科林斯召開希臘同盟大會,除斯巴達外各邦皆有代表參加。會上,亞曆山大被任命為反對波斯的聯盟統帥,領導對波斯的複仇戰爭。然而,亞曆山大並沒有立即發動對波斯的進攻,他認為在進軍之前,必須掃蕩北部和西部,清除前進路上的障礙,確保後方基地馬其頓的安全。
前335年,亞曆山大親自率軍出征馬其頓北部的色雷斯,為東征小亞細亞穩固北部防線,並報複前338年當地特裡巴利部落對腓力二世部隊的偷襲和戰利品的盜竊。在多瑙河打敗特裡巴利後,亞曆山大繼續進軍,打敗了威脅馬其頓西北的伊利裡亞人。然而,就在亞曆山大在北方征戰之際,希臘各邦誤傳他已在多瑙河戰場陣亡。底比斯率先起事,殺死留駐的馬其頓官員,圍攻駐紮在衛城卡德米亞的馬其頓軍。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各邦也加入了反馬其頓運動,但態度較為謹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亞曆山大聞訊後,迅速從伊利裡亞趕回,僅用了14天便抵達底比斯。底比斯的抵抗迅速失敗,城市被徹底摧毀。亞曆山大將底比斯的國土分給盟友,並將大部分底比斯居民賣為奴隸,隻有神廟和詩人品達的住所幸免於難。港口被封鎖的雅典隨後也放棄了抵抗,希臘各邦紛紛派使節向亞曆山大謝罪。不到兩年的時間,亞曆山大就穩固了他在希臘的地位。在科林斯召開的希臘同盟大會上,各邦重申擁立亞曆山大為希臘盟主,支持他東征波斯。儘管在亞曆山大東征期間,希臘各邦仍有反馬其頓的運動,但均未能成功。
三、初戰告捷
前334年,亞曆山大以馬其頓和希臘聯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出征小亞細亞,標誌著他東征波斯的開始。這次遠征不僅是為了報父仇,更是為了“解放”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以及滿足馬其頓貴族和希臘奴隸主從戰爭中掠奪領土、財富和奴隸的欲望。亞曆山大帶著由馬其頓和其他希臘城邦組成的約30,000至40,000步兵和4,000至5,000騎兵,以及160艘戰艦,渡過了希裡帕(今達達尼爾海峽)。儘管國庫空虛,他隻帶了30天的補給,但這並未阻擋他的決心。
亞曆山大首先訪問了特洛伊,與將軍帕曼紐帶領的其餘部隊會合,繼續向波斯地方總督的要塞進軍。附近的兩個希臘城市已經獨立於波斯,不希望被“解放”,而亞曆山大的部隊急需通過征服得到補給。波斯的希臘雇傭軍統帥、羅德斯的蒙農建議焚燒周邊的田地,但波斯地方總督出於對財產的憐惜,未采納這一建議。
波斯邊疆省份的三位總督,包括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駙馬,聯兵4萬人(其中2萬波斯騎兵,2萬希臘雇傭兵)在馬爾馬拉海南岸的格拉尼庫斯河與亞曆山大正麵交戰。這是亞曆山大和波斯軍隊的第一次交鋒。波斯軍占據格拉尼庫斯河右岸高地,嚴陣以待。亞曆山大不顧軍隊長途跋涉的疲勞,親率近衛部隊“夥友騎兵”強行渡河,與波斯騎兵交戰。在戰鬥中,亞曆山大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他的頭盔和帽纓甚至被一位波斯總督的戰斧劈掉。然而,亞曆山大的勇敢和指揮才能使他迅速扭轉了局勢。波斯軍潰敗,兩位總督被殺死,101novel.com00多人被俘(多為希臘雇傭兵)。
為了恐嚇為波斯人效勞的希臘雇傭兵,亞曆山大在戰場上屠殺了大部分希臘雇傭兵,其餘被押回馬其頓強迫勞動。他還將300領波斯鎧甲作為給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衛城,題字曰“來自亞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臘人(除了斯巴達人)的奉獻,從居住在亞細亞的野蠻人奪取。”
儘管在人數上處於劣勢,亞曆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係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以下幾個原因
訓練有素的軍隊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遠超波斯軍隊。馬其頓的方陣步兵和“夥友騎兵”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能夠迅速適應各種戰鬥環境。
傑出的指揮才能亞曆山大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還是一位出色的戰術家。他能夠根據戰場情況迅速做出決策,靈活調整戰術,使部隊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和戰鬥力。
英勇無畏的精神亞曆山大本人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在每場戰鬥中,他總是身先士卒,與士兵們共同麵對危險。這種冒險的戰術雖然使他多次受傷,但也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士兵們看到他們的領袖與他們生死與共,更加堅定了勝利的信念。
四、直取埃及
前333年,亞曆山大在伊蘇斯戰役中大敗波斯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場戰役不僅鞏固了他在小亞細亞的統治地位,也為他進一步南下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鋪平了道路。伊蘇斯戰役後,亞曆山大意識到波斯的海軍優勢對他的後勤補給構成了嚴重威脅。然而,當時的希臘並沒有足夠的艦隊來挑戰波斯的製海權。因此,亞曆山大決定從陸地上攻占所有東地中海的港口和基地,從而削弱波斯的海上優勢。同時,為了減輕維持艦隊所需的財政負擔,他將艦隊遣回馬其頓。
亞曆山大從現代土耳其地區出發,一路南下征戰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小亞細亞,亞曆山大采取了相對溫和的政策,對當地的希臘城邦免除貢賦,允許自治。因此,許多城邦視他為解放者,紛紛歸順。然而,在米利都和哈利卡爾納索斯,他遇到了希臘雇傭軍的頑強抵抗。經過激烈的戰鬥,馬其頓軍最終占領了這兩座城市。
前333年,亞曆山大占領了整個小亞細亞。同年秋天,他繼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此時,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親自率軍迎戰,從亞洲腹地征調大軍迂回到亞曆山大的背後,切斷了馬其頓軍的供應線。前333年11月,亞曆山大回身麵對大流士的優勢兵力,在伊蘇斯城附近與波斯軍隊發生了激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大流士三世利用地形優勢,擺開陣勢,準備以逸待勞。亞曆山大則在中路和左翼牽製了波斯的步兵主力,隨後集中優勢兵力,直搗波斯中軍。據記載,大流士三世在亞曆山大的攻勢下棄車上馬,倉皇逃竄。由於主帥脫逃,波斯中軍動搖,全軍迅速崩潰,幾乎被全殲。亞曆山大占據了大流士的軍營,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
戰後,為了鞏固側翼,防止補給線被波斯人切斷,亞曆山大沒有立即追擊,而是回身繼續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許多腓尼基城市不戰而降,但島嶼城邦推羅憑借易守難攻的地勢,進行了堅決的抵抗。經過7個月的艱苦圍攻,亞曆山大使用了撞槌、攻城塔、穿城螺旋錐等當時所有先進的攻城武器,終於攻克了這座城市。城破後,推羅居民遭到了殘酷的屠殺,8000人陣亡,人被賣為奴隸。
在圍攻推羅期間,大流士曾向亞曆山大提出媾和,表示願意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的領土,賠償塔蘭特,並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亞曆山大。然而,亞曆山大自稱為“全亞洲的統治者”,拒絕了這一提議。
前332年冬天,亞曆山大繼續南下,征服了加沙,侵入埃及。由於長期遭受波斯人的壓迫,波斯在埃及的統治者認為大流士大勢已去,僅在兩個月的圍攻後,波斯駐埃及總督馬紮凱斯便主動投降。亞曆山大在埃及采取了征服和懷柔相結合的政策,他任命了兩名埃及人為政府首腦,而將軍事和財政大權交給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掌握。亞曆山大特彆注意籠絡埃及的宗教勢力,對祭司大獻殷勤,慷慨饋贈。為了表示對埃及神隻的尊崇,他穿越茫茫沙漠前往錫瓦綠洲的阿蒙神廟,進行了一次極其隆重的拜謁。埃及的祭司在感激之餘,宣布年僅24歲的亞曆山大為太陽神阿蒙的兒子,埃及法老的合法繼承人。這次西瓦之行給亞曆山大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後人對此有許多揣測和渲染,甚至傳說阿蒙神曾諭示他將戰勝一切敵人,成為全世界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