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軍工!
張然對於青黴素的所有了解,都來源於網絡。
除了度娘詞條上關於青黴素的介紹之外,更多的都是一些關於青黴素的一些趣聞,對支隊這邊製備青黴素根本毫無幫助。
而且,就連度娘詞條上關於青黴素的東西,他都忘的差不多了,隻記得青黴素的發展之所以如此曲折,根本性的原因就是青黴素的菌種提取不易,培養更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單位青黴素菌的培養也就一兩萬個單位,而用於傷口的治療,一次的給藥量就是六七十萬個單位,所以根本無法做到量產。
而突破性的進展則是來自於某個科學家從瓜殼上發現了大量的青黴素菌斑,並且成功的用玉米粉調配出了適合培養青黴素的營養液,這才讓一代抗菌神藥真正的走進了臨床階段,並作為自發現以來便無可取代的抗菌藥物,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這些,就是張然還記得的關於青黴素的全部,也是張然告訴韓金山的全部。
韓金山的青黴素秘密實驗室,就設立在醫院之中。
因為醫院對於環境的要求,當然不可能設立在村子之內,畢竟村子裡不但有養雞場還有養兔場,各種病菌不少。
醫院在村子東頭,是整個根據地最好的建築,比支隊的隊部都要奢華,全部的青磚瓦房,房頂上還加裝了木板閣樓,冬天可以保溫,夏天可以隔熱,醫院裡還有那些衛生隊員們無微不至的照顧……
現在,支隊的戰士們隻要不是受了致命傷進醫院,那是個個都屁顛屁顛的,覺得是去享福了。
張然韓金山二人縮著脖子在寒風裡穿過村子,向著醫院而去。
煉焦廠,煉銅廠正在升騰著黑煙,有從東江縣運煤回來的鄉親們正不斷的背著背篼等等從村裡路過,向著煉焦廠的方向而去,渾身上下蒸騰著熱氣,如同剛剛出籠的包子。
這些的存在,讓這萬物蕭瑟的根據地的寒冬時節,充滿了勃勃的生氣。
“張隊長好,韓院長好……”
看到張然和韓金山,背著煤炭進來或者空著背篼離開的鄉親們樂嗬嗬的打著招呼,雖然額頭上都還掛著晶瑩的汗珠。
往年的這個時候,他們絕大多數人都縮在家裡貓冬,而現在,他們在這寒冬裡雖然都一天忙到晚,一天下來,累的是腰酸背疼。
可即便是這樣,他們的臉上卻都掛著幸福的笑意,那是打心眼裡出來,絕不是裝出來的!
因為往年,他們雖然沒現在這麼累,可那種坐吃山空的感覺,那種餓著肚子熬日子的感覺,卻煎熬無比!
現在不同了!
雖然累點,但幫支隊乾活運煤修路,那可都有工分啊,在莊稼地裡需要施肥的時候,能用這些工分換那寶貴的化肥,讓地裡多產糧食!
更彆說了,支隊這邊還管頓飯呢!
可不是那種哄肚皮的稀粥糊糊,而是乾飯,隔天還有雞湯喝,比自己家裡吃的都好!
所以,幫著支隊乾活,大家夥是打心眼裡的開心!
不僅僅是因為工分換化肥也不僅僅是能白吃一頓好的,更多的,是因為那種日子越過越好的盼頭!
而這一切,都是張然帶給他們的。
所以他們看到張然,跟張然打招呼的時候,語氣格外的親密。
“都好都好,辛苦大家了啊!”
張然從善如流的笑著,和忙碌的鄉親們打著招呼,然後跟著韓金山進了醫院的實驗室。
實驗室外建了壁爐,裡頭燃燒著焦炭,利用產生的熱氣給實驗室內增溫,人為的營造了一個適合菌類生長的環境。
門剛剛一打開,便有熱氣撲麵而來,如同暖春。
突突聲中,有一盞電燈亮了起來。
菌類的培養不但需要溫度,還需要一定的光照,現在又是冬天,不可能將培養皿拿到室外去。
正好砂輪片的實驗因為膠水的問題不得不進行暫停,所以摩托車發動機被借給了這邊暫時當成發動電機用,來給實驗室內培養的青黴素菌增加光照,每天兩小時。
燈泡的瓦數不高,亮度也略顯不足,但終究還是讓實驗室裡的一切浮現在張然的眼裡。
土法上馬,那絕對是名不虛傳。
都土到家了!
連那些培養皿,都是用玻璃瓶割裂開來用的,一個個的被放在木頭架子上。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怪味,張然抽抽著鼻子來到其中一個有著微微青綠色的培養皿前,那股怪味,就是從這培養皿中散發而出的……
“隊長,你說這個,是不是就是青黴素?”韓金山不確定的問。
張然抽著鼻子瞅著這漂浮在培養皿上的青綠色的東西也是一臉不確定的道“我怎麼覺得是餿了呢?你采集菌斑的時候,是不是沒搞乾淨?”
“收集的都是隊長你說的青綠色的菌斑啊,我用水漂了雜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