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強指著茶幾上的探測儀,“就這玩意兒,能行?”
“那個什麼防斷卷筆刀,都能拿個省賽的第二名,這個從原理到設計到實用性,比起這個就是垃圾。”黃炳坤端起茶杯,吹了吹。
王加強點了根煙,“國賽有希望沒?”
“我看了今年改製前的幾屆獲獎項目,七成希望吧。”
“獲獎?”
“國二以上。”
“你這麼看好?”老王有些詫異,又仔細瞧了瞧眼前東拚西湊,還用鐵絲固定的探測儀。
“嗯。”黃炳坤撂下茶杯,“這東西裡麵有電路控製、程序設計、信號接收傳輸好幾個方麵。最差也是個改進專利技術。”
聽到這話,王加強點點頭,“既然你這麼說,我心裡就有數了。明年幾月份報名?”
“三到四月各市報送材料,五月份省內組織評審,然後向大賽報送材料,十月份吧,出結果和全國展示活動。”
“那,你們教務處組織組織,看看需要什麼材料、改進的,抓緊弄好,再從學校裡選幾個項目,一起報上去。”
王加強樂嗬嗬的摸著發際線,笑道,“不說拿個國獎,就算是省賽的獎,也能堵一些人的嘴咧。”
黃炳坤撇撇嘴,心說,誰特麼講關中漢子是樸實耿直心眼少的,這位可是老奸巨猾。
一場差點炸了學校的隱患事故,其他人都是盯著幾個學生的違規違紀做文章,老王琢磨的卻是這個探測儀能帶來的好處。
這幾年,隨著鐵一的生源、教學質量越來越好,“清北複交浙科南,人武中華航濟開”這種級彆的學校已經從奢望,逐步變成了現實。
但是在王加強看來,拚裸分上頂級院校的機會,隨著各大院校招生政策的改變,往後會變得越來越難。
所以除了藝體特長生之外,另一條競賽保送的路子,愈發引起重視。
而王加強的算盤,已經從初中部就開始打起。
為什麼非要和千軍萬馬一起去擠高考那獨木橋,另辟蹊徑不就是陽關大道?
黃炳坤斟酌著,又說道,“王校,其實馬闖和陸小寧,那個學科競賽,可以考慮讓他們試試。”
“馬闖可以參加物理,陸小寧是信息學。”
老王咂著嘴,“這個信息學隻聽說工大附和交大附有參加過,咱們沒有啊。”
“這方麵我相對熟悉一些,這幾天找他來試一試,看看水平咋樣。”
“倒也是。”王加強這才想起來,這年頭,計算機這玩意,不說九成吧,陸小寧最少比八成孩子接觸的早。
“你也看好馬闖?”
“您知道那種學生吧,考一百分是因為卷子隻有一百分。”
這點,王加強倒是深有感觸,“就是這瓜女子嚴重偏科伲,語文英語啥的就是運氣好,也隻能混個及格。”
“所以更該讓她試試走競賽。”
“嗯,黃老師,競賽這一塊,交給你,額放心。你看”
兩人在辦公室裡嘀咕半天,結果是老王躊躇滿誌,黃炳坤乾勁十足,畢竟省賽一千五國賽兩千打底的個人獎金,很不少了。
當著田馬陸三家人,薑冬梅宣布了學校的處理決定。
首犯馬大姐留校察看,主犯田宇,陸小寧記過。
幾個人被各自家長摁著腦袋,向薑主任做著保證,堅決改正錯誤,努力學習,感謝學校給機會雲雲。
對於處理結果,田宇心說僥幸,陸小寧後怕,而馬闖頗有些遺憾,遺憾這次沒能換個學校,看看外麵的風景。
至於薑冬梅,總覺得耳邊回響著馬闖高喊“i’llbeback”的聲音。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除了一人三千字的檢討,還有勞改,活不多,處理航彈時候挖出的幾個大坑,三人負責填平。
作死三人組背著書包從各班窗前飄過的身影,引起一番騷動。
太陽當空照,我去炸學校。
大家都想瞧瞧這幾個差點讓夢想照進現實的神人長得啥樣。
再說,要不是這老幾位,哪有連著三天的放假。鐵一年度好人啊,必須讚。
“報告!”
田宇進教室,正好是劉成基劉老頭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