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剛才的說。直銷模式,就是你說的把貨直接給餐飲店,商超,車廂車站這類。這種好處是渠道最短,價格穩定,控製最有效,但是缺點是受製於交通,消費集中,管理難度和投入比較大。”
“區域經銷商批發商,省時省力,銷售麵廣,容易短時間內鋪貨。不過價格容易亂,反應慢。”
“那就是借雞生蛋唄?”成子筆頭子耍的飛快,這段時間,字倒是練起來了。
“也對。自己建立經銷網點,走直營店,但是成本太高,另外對產品線要求也要豐富,就咱們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可能搞這個。”
如果不是剛才反應過來,李樂可能直接順嘴就把線上平台,直播帶貨,私域流量,甚至是v信給講了出來。
這個時候,大馬還是外貿部的臨時工,小馬還在跑華強,推銷炒股卡。支撐後來線上消費市場的兩個大仙依舊在積累著野心和力量。
家用電腦普及率剛過了千人8台,而上網,還需要接上電話,用貓撥163,2兆帶寬,四塊一小時。
移動智能設備更是無從談起,所有人都在等著新千年的到來,現在,安靜的如一片死水。
挑揀著給成子講了講銷售模式的異同,李樂扶著桌子,疊起腿。
“銷售渠道這種,像咱們這種手裡錢不多的小門臉,前期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說的借雞生蛋。談好價格,算好返利,通過適當的銷售激勵政策來推進。”
“不過也好,除了南方有幾家做這個,小包裝鹵製品現在還屬於新鮮玩意兒,操作的好,能多掙幾年。再往後”
李樂拿起桌上的樣品,在手裡揉捏著。
成子瞧見,一陣膈應,不由得夾緊雙腿,問道,“往後,咋?”
“沒門檻,誰都能乾。您信不信,也不要往後,隻要你一推上市場,馬上就會有無數同類產品跟風而起。”
“食品的品類紅利期非常短,幾乎可以說是轉瞬即逝,市場飽和隨著跟風者的加入,很快會到來。然後強勢的品牌會在廣告投放、終端資源、產品革新上競爭。小廠家會怎麼樣?”
李樂掐住話頭,突然問成子。
“降價?”
李樂笑笑,“他們會在價格上一降再降謀取短期利潤。你賣一塊,人家賣八毛,你賣五毛,人家買五送二,你出麻辣味,人家馬上出鹽焗的。最先做這個的,頂多占個先發優勢。”
“所以,怎麼擴大先發優勢,多掙幾年錢,積累資金才是優先要考慮的,等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就可以更換賽道,重新推出利潤高的產品,再采用新的銷售模式。”
成子停下筆,琢磨了好一會兒,“那意思就是隻賣肉夾饃的掙不過賣三件套的?”
“你這啥比喻。”李樂想笑,不過又點點頭,“也對。用商業語言來說,就單一品類品牌的,掙不過跨品類企業。”
成子回道,“那以後咱們出鹵雞腿,鴨腿,豬蹄子?”
“這隻是一方麵,產品線,規模效應都有,主品類帶動二三品類,另外還是要把字號給樹立起來。就像奔馳。”
“有轎車,有量產跑車,有越野,有卡車,但是轎車賣不過豐田本田,卡車賣不過沃爾沃斯堪尼亞,跑車賣不過寶馬奧迪,單一車型拉出來不一定是同類裡銷量最高的,但毫不影響人家是世界前三。”
“為啥?因為人家占了先發優勢,樹立了品牌形象,掙到了最初的市場紅利,後來的品牌隻能倚靠價格和營銷的投入,才能在市場上拿到份額,但整體銷售額利潤和人家一比,就差的遠了點。”
李樂聯係到什麼說什麼,也不管是不是填鴨,有沒有考慮成子的文化水平。
成子則是聽到什麼記什麼,不懂的就問,就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