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啊看你這樣,回學校,東南滴?”
“我不在這兒上學,來找朋友。”
“第一次來?”
“算是吧,以前都是路過。”
“這時候來金陵,熱的一比,可不是好時候。”
“嗬嗬,冬天來不是更冷?”
“是的哎,麼的暖氣,霍史尼瑪,屋裡八度,外麵十度,在家裡都得鼻涕拉呼。盆友,前麵路不好走,繞一段可好哎?”
“沒事兒。”
“嗬嗬,好,坐穩了啊。”
在司機屌呆逼,呆比日猴,小比杆子的罵聲中,穿過一道三輪車小販組成的封鎖線,車子上了西去的一條路,曲曲折折之後,這才到了中央路。
等開上中央路,這才看到樹是梧桐樹,城是金陵城的樣子。
不過李樂覺得這滿城的梧桐,其實更確切的說是懸鈴木,好看是好看,不過卻被後來的一些營銷號彆有用心的操弄。
什麼老蔣,美齡,愛一個人,傾一座城的民國神話故事。
其實更多是因為中山先生的葬禮和劉元帥組織起來的一場老百姓美化城市的活動。
蔣宋二人,何德何能占了這功勞。
過玄武到鼓樓,車子還未拐到燕京路,李樂叫停了車。
“還沒到哎。”
“沒事兒,我走兩步就成。”
“好,二十三塊,你給二十就成。”
‘謝了啊師傅。’
“哎,你要住酒店,這邊多的是,那種快捷的,幾十錢一晚,彆被坑了。”
“好!”
看車開走,李樂沒有像說的那樣,往四牌樓方向走,而是向西,去了金陵大學的方向。
許多人都說在崇尚雞娃的蘇省或者是金陵,沒有夜生活,過了九點,街上就沒了人,其實那是對九十年代或者兩千年左右的金陵沒了記憶。
這時候,城市麵積沒攤的那麼大,房價還沒那麼離譜,工資無論多少其實都在漲,年輕人最多的大學都還沒有搬到荒郊野外不毛地,和狐蟲野狗作伴,窮開心和高消費都能找到各自的地方。街邊高大的梧桐樹後,也沒有那麼幽暗。
就像“一門三傑”的三牌樓,李樂都能說個一二三四出來。
柏楠燒烤、春苗炸雞、九尺鵝腸,還有和會街的龍蝦一條街,辣油餛飩、鴨血粉絲湯、牛肉鍋貼,嗨到深夜的十三香,滿載的都是滿嘴流油的歲月。
外地人都覺得金陵夏天是綠色,梧桐蔥鬱,一派民國風情。
可在本地人看來,那時候,金陵城的夜晚是紅色的,天黑後的燈影紅綠,香味撲鼻的煙熏火燎,是西瓜、啤酒、小龍蝦,泛著醉意的梔子花。九點之後的金陵城,故事才剛剛開始。
寫字樓裡加班卻依舊意氣風發的打工人,通宵的出租車司機,中途覓食的麻將腿子,24小時營業的攤主……南來的,北往的,都聚集在一處,慰藉疲倦的一天。
一間小店五張枱,一碗辣油輪番流轉。藍旗街、馬台街、來鳳小區、明瓦廊,這些地方,夜夜都在用各種香氣纏住人的腳。
那才是對酒高歌的金陵城,而不是之後之後各種段子裡,沒有夜生活的蘇省省會。
就像現在李樂腳下這條窄窄的路,兩邊店鋪依舊燈火通明,車來車往,周邊院校的年輕人吆五喝六,勾肩搭背,男女間手拉著手,散發著戀愛的酸臭。
李樂走到掛著“團結友愛,嚴肅活潑”的大門口,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
“喂,是我。沒地方住了,過來投靠你,好,南門。”
等了等,就見到一個頂著根筷子當發簪,一身鬆垮和斜襟布衣,牛仔褲帆布鞋的人,從小門裡走了出來。
“你這人,來也不提前說一聲。”
“嗨,要的就是這個隨心,行了,看見你了,沒了興致,我走了。”
“扯幾把淡,玩什麼王徽之那套魏晉風流,你這身強體壯的,形象也不符。”
“嘿嘿。”
“走吧,還請你怎麼滴?”
“要是攪了你的好事,可彆怨我。”李樂笑道。
“哎,那怎麼辦,不能瞧你流落街頭不是?有你塊鋪涼席的地兒。”
“走,咱也瞧瞧這當年亞洲第一的大學裡,是個什麼光景。”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