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喬兩口子回來,老李家人才算是差不多聚齊,雖然沒有去年在老家麟州這麼“熱鬨”,但在長安過節,又是一種味道。
三十一大早,李樂就被攆去了興慶宮的小院兒。
做飯這種事情,似乎隻有零次和無數次。隻要粘上了,就成了身上的標簽,一輩子都甩不掉,尤其是公認的手藝好。
家裡女人都聚在客廳捯飭花饃。蒸花饃這種,如果隻是李鐵矛婆姨和豆蘭馨,做出來的頂多算鄉土氣息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有了曾敏的加入,就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品。
上色塑形,一揉一捏一剪,加上幾樣小工具,年年有餘,身上掛著鱗片,搖頭擺尾的胖頭魚,盤身吐信,呆頭呆腦,可愛的卡通小蛇,嵌著花蕊,五顏六色的吉慶牡丹,小兔子小雞小豬,讓跟著一旁搗亂比幫忙多的李春直拍手,說回頭蒸出來,怕是一口都舍不得吃。
李樂在廚房忙後,還得防著蹭食兒的“耗子”。
“哎,我說行了,你倆是來幫忙的,我留著備菜呢?”
熱乎乎,脆生生,剛炸出來,稍微控控油的肉釀藕合,放到盤子裡,轉眼就沒。
“這不多呢麼,你再弄就是。其實,這麼直接擺上去也行。”郭鏗捏起一個,遞給一旁已經伸手等著的李春,“燙,小心點。”
“小叔弄得這些東西咋這麼好吃咧?”
“在你嘴裡,就沒不好吃的東西。”李樂歎口氣,又夾起一個裹滿了糊的藕盒,放進了油鍋裡,要是沒有郭鏗,春兒頂多算個偷兒,現在有了郭鏗,直接變成強盜,坐住了等。
“哎,晚上吃完飯,乾什麼去,就在家看電視?”郭鏗揮了揮手裡的筷子。
“你們在滬海都乾啥?”
“龍華、靜安、城隍廟,三選一,撞鐘燒香啊,這兩年又興起燒頭香,好幾百一個人,要是第一炷,幾萬的都有的。”
“啥意思,花錢就能排第一?”李春吸吸呼呼的吃完,一嘴油汪汪。
“可不,提前說好,專門通道,有人接引。”
“不說普度眾生的麼?”
“我佛隻渡有元人,當然,鎊、刀也行。”
李春搖搖頭,“噫,不好,那得做多少虧心事,才這麼舍得花錢。”
“嗯,這個解釋”
“最終解釋權歸菩薩。”李樂笑道。
“哈哈哈,也對,也對。”
“春兒,和你表叔削幾個土豆,你教教他怎麼弄,這人,一個土豆到最後,一斤變半斤,半斤變三兩。”
“哦。”
“我那是留的都是精華。”郭鏗爭辯道,“哎,春兒,你手怎麼這麼快呢,這個是我的。”
“你下個。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你這叫仗小欺人,拿來吧你!”
“小叔,他搶我吃的。”
“你咬他。”
“瘦,硌得慌。”
“嘿~~~~~給你給你。”
“你咬過了再給我,都是口水,不吃。”
“不吃拉倒。”
李樂搖搖頭,“對了,你昨天戰況如何。”
郭鏗想了想,“一切儘在掌握,我感覺,她已經對我有了一定的興趣。”
“注意點,彆誤判形勢,當年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還在我呢。”
“不能夠。”
“誰,你倆說的誰?”李春舉著筷子,盯著翻滾的油鍋裡麵逐漸變色的藕盒。
“你胖子哥的姐姐。”李樂回道,又看了眼郭鏗,“胖子昨天還問我呢,還需要他做什麼不?”
“這才幾天,又要好處?”
“你看看,有人做事不行,壞事兒一流。”
李春眨麼眨麼眼,“表叔,我和有米姐也認識,你看?”
“你站哪頭的?”
“嗬嗬嗬,你猜?”
。。。。。。
一桌子南北薈萃的大餐,一家子其樂融融。電視裡傳出“要啥自行車”的響動之後,李樂的手機震動就開始逐漸增多。
拜年短信這東西才開始流行,不管熟不熟的,都發上一段。
李樂懶,手機沒法群發,便在草稿箱裡存好一樣的祝福語,換上稱謂就摁發送,至於某些特殊的人,還是得打個電話過去。
打完一個,李樂喜滋滋回到桌上,剛和李鐵矛喝了一杯,手機又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