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樂的概念裡,按時下班比任何形式更能促進部門團結。
可身在職場,飯局這種,免不了的。
飯局飯局,有“局”字,就表示不簡單,話說小桌唱大戲,有時候,這裡麵文化深得很。布局、破局、齁不齁得住局,都憑本事經驗,外加情商。
會上是形式,桌上談的才是關鍵。趙黑胖子,杯酒釋了兵權。大家吃好喝好,拿回錢家,各找各媽,感謝各位老鐵當年噓寒問暖給我送的黃色棉服,甚好,各位與國同休。再看朱和尚,手起刀落,刀落手再起,當年一起上街砍人的兄弟,沒幾個好活。
如果是你,你是願意去和趙黑胖子吃頓飯,還是願意和朱重八?自古有言在先,人在職場乾,哪有不吃飯?飯局,躲不掉,逃不開,關鍵在於,一定要知道哪些飯局能去,要去,要大張旗鼓的去,而哪些飯局打死都不能去。
當初,讓李樂明白工作中要多留心眼兒,學會自我保護的職場“恩師”,對李樂還有一番教誨,李樂稱為,“飯局寶典”之選擇篇。
首先要注意年資。
剛入職小白,建議除了領導組織的全部門聚餐,其他一概以有事為借口暫時推脫掉。套用教員的話說,單位無派,千奇百怪。你一個新人,先答應的一波可能無形得罪另一波。你得先觀察,合得來的,思想同頻的,再去靠攏。
兩三年的,除了領導組織的部門聚餐,多參加你所在小團體的活動,少參加對立麵的。
年以上的。你已經有了基本圈子判斷了,也有了位置,在不得罪自己人的前提下,其他飯局想去就去。
其次是幾個雷區,不要踩。
覺得人多,氣氛就一定好的,有可能是鴻門宴,或者某個人的廣義上的批判大會,還有可能是老板眼裡的梁山聚義起兵造反,之後捋著名單挨個收拾人。
覺得喝酒越高越好的。飯局醉酒是大忌中的皇太忌,隻會讓領導覺得你辦不成事,難當大任,還有人喝多了,怎麼的得罪人都不知道,更兼具法律風險。
還有為了省事一律不去的,人是社會性動物,你不去,結果就是和什麼人都沒交道,容易讓你陷入孤立無援境地。
所以如何掃雷,四個儘可能去,領導的、與工作相關的、單位團建、同事間的重要聚會,儘可能去。
五個不用去,拉小圈子的,隻約了你一個人的,影響工作的,有自己不喜歡的人的,太過頻繁的。
至於女同胞,不要一個人去,即便找人,也不要某位你覺得信得過的男同事,自保而全勝,閒言碎語比刮骨鋼刀還要鋒利。
還有切忌和人拚酒,量力而行。女同胞有性彆優勢,能勸酒也就能勸彆人不勸酒,所有那些拚命勸你喝酒的,都是心懷不軌的。
李樂打心眼兒裡感謝這位隻共事不到仨月的“恩師”,讓一個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少走了很多彎路。
而浪蕩職場十幾載,李樂又給這個選擇篇加了兩條,除非你是這個部門的,有財務、采購、人事參加的飯局,能不去就不去。彆的部門聚餐的,再怎麼邀請你,也彆去。
迅速分析了一遍,李樂這才答應吳愛軍。
來了幾天,李樂的觀察開始由點及麵,加上嘴甜,帥,有眼力見兒,獲得好感不少。一些小道消息和關於公司過往和當下的各種傳聞演繹和已經證明了的事實,主動被動的鑽進耳朵。
至於什麼三選一,淘汰,李樂也看出來,就是一個讓牛馬不用揚鞭自奮蹄兒的小伎倆。
得益於大環境和汽車市場的逐漸繁榮,趕上了私家車的大繁榮,尤其現在,合資品牌當道,轟噠這種薄皮大餡的車子,因為價格的優勢,還很能打,生意自然還成。
環境熟悉了,李樂的活動範圍也廣了起來,開始了從銷售到售後,再到車間的探索過程。
觀察對象,也從祝況一個,增添到了三四個,都是一樣的外地來蘇,畢業一兩年,家庭瞅著一般的社會夾心層。
“誒,還得是你,真有勁兒。”
從試駕車裡,把一堆宣傳冊搬到行政庫,登記入庫。
市場部的於嘉航抻著胳膊,拍拍李樂的肩膀。
“沒啥,有事兒你再叫我。”
“走,請你喝飲料。”
“我這還得站崗呢。”
“你來幫忙的搬東西的,站個屁。”
一樓邊邊上,挨著保險公司代辦點的一間小屋,就是市場部,說是部,一共就倆人,一個於嘉航,一個部門經理。
經理掌總,於嘉航當小兵,乾的包括但不限於,平麵設計,媒體聯絡,廣告刊發,網絡推廣,物料製作,活動攝影攝像,甚至網管,屬於多複合全能雜活型人才。
遞給李樂一瓶雪碧,李樂摸了摸,“喲,還是涼的。”
“可不,就為了找人幫忙買的。人家給你白乾活啊。”
“嗬嗬,倒也是。”
“你們經理呢?”
“去農機市場那邊找老板去了。”
“哦,我說你咋這麼清閒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清閒啥啊,誒,把門關上點兒。”
“關門乾嘛?”
“我抽根煙。”
“禁煙啊。”
“看不見,這熱天,出去抽根煙還得一身汗。”
“你不怕人說你屋一股煙味兒?”
“說啥,有報社人來談業務,人家抽的,關我屁事。”
瞧見於嘉航從兜裡掏出盒紫樹,伸手一遞,“來闊?”
“謝謝,不會。”
“聽他們說,你從燕京來的?”於嘉航自顧自點上,又從桌子底下,找出一個易拉罐,捏在手裡,當煙灰缸使。
“嗯。”
“那你不在燕京,跑這兒來?”
“個人情感因素。”
“哦哦,明白,追愛麼。”
“你去過?”
“可不,大學畢業,跟老鄉一起,住了一年多地下室裡的上下鋪。整天就和蟑螂作鬥爭。”
“住哪兒?”
“騷子營。”
“那離市區是不近。”
“所以便宜啊,一個月一人一百五,五個人一間,能見陽光的時候隻有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太陽轉到那一頭的時候。”
“是,挺辛苦哈。”
“可不,咱也沒想著偌大的燕京城,還能有這種地方。可後來一看,周圍人,都特麼差不多。”
“在那乾啥?”李樂開始循循善誘。
“嘶~~呋~~~~”於嘉航嘬了口,彈彈煙灰,“剛到時候,轉向,啥也不懂,就往人力市場投簡曆,投了百十份,麵試去了十幾個,最後進了個保險公司。”
又特麼保險公司,李樂心裡嘀咕著,都成了大學生畢業之後主要的接收單位了,為國家解決就業數據問題,做出了突出卓越貢獻,誰讓保險公司門檻低到連在家看孫子的大媽都能進呢。
“其實,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