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掙脫貧困的藩籬_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 第985章 掙脫貧困的藩籬

第985章 掙脫貧困的藩籬(1 / 2)

出了城,過了卡口,連祺問李樂,“誒,你那個什麼學弟家在玖台哪?叫啥?有地址的吧,要是上了燕大的,我可能還知道的。”

“黃立,家在玖台一個叫什麼師範街的地方,你等等,我瞅瞅詳細的。”

李樂拿過包,拉開扒拉出幾本書和一個牛皮紙袋子,打開袋子,裡麵有幾張寫著申請字樣的登記表。

瞅了眼,“原來三十一中的,後來去了市裡上學,家在師範街樂園路x組xx號括弧迎賓小賣部後,排房第三個戶。嗬嗬,這地址,詳細吧?”

連祺超過一輛“卡拉卡拉”的拖拉機,“那我大概知道什麼地方了。那一片說好聽點叫平房,不好聽叫窩棚,臟亂差。”

“哦。”

聽這話,李樂想起曹鵬在道北的家來。前幾天回長安,聽說那邊因為要規劃建大明宮公園,準備拆遷,也不知道能不能輪到曹鵬家那個小窩棚。不過就算拆了,就那兩間加一起不過二十多平的小屋,估計也沒什麼頭緒。

正琢磨著,“誒,你這看的什麼書?”

“啊?哦,你問這個?”李樂把沒收進包裡的書拿起來晃了晃,“船山全書。”

“什麼意思?”

“王船山,王夫之,聽過沒?”

“好像有點兒印象。”

“六經責我開生麵,七尺從天乞活埋。”

“想起來了,那個明末清初,研究陽明心學的?”

李樂笑了笑,“王氏之學,一傳而為王畿,再傳而為李贄,無忌憚之教立,而廉恥喪,盜賊興,國家淪沒,皆惟怠於明倫察物而求逸獲,故君父可以不恤,膚發可以不顧。你知道這話誰說的?”

“王船山?”

“哈哈,可不,王船山將陽明、龍溪之學,視為喪失禮義廉恥,乃至國家敗亡的根源。對於心學,王船山親近朱熹,但唯獨不喜王陽明,連名字都不願提起,總是用績溪王氏代替。”

“這人,連半聖都看不起?”

“全聖都看不起的人多了,何況半個聖人。再說,明末清初那個階段,口誅筆伐王陽明的,多了去了,從顧憲成到陸隴其,從張烈到顧炎武、張伯行,哪個不罵?心即理、良知、知行合一、陽儒陰釋抓著哪個罵哪個。唐君毅先生說過,船山之哲學,重矯王學之弊,故於陽明攻擊最烈。於程、朱、康節,皆有所彈正,而獨契於橫渠。”

連祺眨眨眼,“你這,都是哪知道的?”

“讀書麼,不就雜七雜八?你不看的?”

“呃”

“不好意思哈。”

“沒啥,看這些古文,犯困的。”

“看進去了,也就有意思了。”李樂把書塞包裡,“你知道如果按照儒學學派劃分,教員屬於哪一派的麼?”

“不會是王船山吧?”

李樂沒答,隻是笑道,“你可以看看實踐論,這裡麵就充分體現了對王船山知行觀的發揚。”

“教員寫過一首詩,船山星火昔時明,莽莽乾坤事遠征。當年在長征時候,寫實踐論裡麵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據說就是借用了王船山尚書引義裡麵的一句。不過,這句話,我還沒看到。”

“實踐論學過,不過這王船山的知行觀有啥聯係?你給說說?”

“你不是聽古文就犯困麼?你這開車呢。”

“你瞧,連他老人家都繼承、推崇的東西,咱們這小蝦米,不得多學學?”連祺摁了兩下喇叭,表示不困。

李樂想了想,“我也是現學現賣。你聽聽就成,還得自己琢磨去。”

“那是那是。”

“有人說,往前六百年,知行問題論述集大成者,即王船山。一是批判、二是吸收朱熹、王陽明知行學說,提出了唯物的知行合一理論。從道和德兩方麵論述對認識的起源和認識的兩個階段,見聞之知和德性之知有自己的講解。”

“見聞之知,止於見己聞。視聽之明,可以攝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認識起源於感覺,這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德性之知,則可指導人的行為或實踐。知行相資以為用。夫人必知之,而後能行之,行者皆行其所知也,君子之知,以審行。”

“而實踐論裡,也說了,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於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於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豐富材料和合於實際才能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

連祺明顯很聰明,琢磨琢磨就問道,“那知行關係上呢?”

“注重行或實踐,知可詭而行不可詭。用行為來檢驗知識的真假,用行來衡量知能否實現,這不就是初步蘊含了以實踐作為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標準麼?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以行為功,行不以知為功。行可得知之效,知未可以得行之效。顯然是重視行的功效,行比知更高級更重要。”

“實踐論對這個描述的很詳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你自己去看,說了多得說我拽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哈,你這彆把人想的都這麼沒文化好吧。”

“沒有吧。大家都是文化人。”李樂擺擺手,“你好,連文化。”

“李文化,哈哈哈。”連祺又看了眼李樂的書包,“誒,你說,你們學校是不是都這麼”

“神經兮兮?”

“都讀這麼多書?”

“我們比較散漫,自己的時間多了點。”

“我要想學學這王船山的東西,你給我推薦推薦從哪看起?”

“這個啊,我姥爺給我說的,朱熹王陽明先了解,之後學王船山,先讀史論,讀通鑒論,宋論,然後讀政論,黃書、噩夢,再讀文論,薑齋詩話,之後可以讀易學,周易內、外傳、大象解,最後再讀理學,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和俟解也就差不多是個半吊子船山通了,可以和外人吹吹牛逼。”

“你姥爺?乾嘛的?還教你這個?”

“就一個喜歡挖坑擺弄陶罐子的老頭,整天風餐露宿的,我這都”李樂算了算,“好長時間沒見他了。”

聽李樂答得含糊,連祺也就沒再追問,隻覺得,身旁這人,談吐學識和這高壯孔武的身板兒,反差有點兒大。

一路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過卡倫,經龍嘉,向西北,眼瞅著十點,終於看到玖台歡迎您。

“呀,到了啊。你這車開的挺穩啊。”

“我爸是試車員,開大解放的,從小跟他屁股後頭,十二歲我就能開大解放。”

“牛逼!”李樂豎起大拇指,“回來路我來開,你歇歇。”

“你行不?”

“嘿,這話說得,我曾經一夜從燕京乾到豫皖交界。”

“信你。”



最新小说: 女特種兵:穿越之逆襲傳奇 天機神主 驅魔道長 穿越後我在修仙界女尊寵夫 丹途逆襲:從雜役到傳奇 全民領主:我是大領主 清冷師尊被迫擁有萬人迷體質 不當鹹魚,帶娘家蓋房囤糧登巔峰 日月懸空 西遊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