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12月底,省委懷義書記要到平安縣調研,在前一天,地委書記鐘毅到平安縣督導,對形式主義和鋪張浪費進行了批評。
臨近上車的時候,鐘毅和鄧牧為道滿江同誌任職縣人大主任的事被我卡了,我要給縣裡新選一位縣人大主任。
誰呀?
臨平縣的老羅,思想保守、目光短淺,在發展理念上止步不前,必須給他換地方。但是那老羅這個同誌,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是很講原則的,怎麼說也為臨平發展是做出過貢獻的,我初步考慮,讓他到平安縣來,一個是讓他在人大的崗位上繼續發揮作用,第二個嘛,我們也要照顧革命同誌的情緒,畢竟五十多歲了,平安與臨平離得不遠,這樣也好讓他逐步適應退休生活,方便照顧家庭嘛。
鄧牧為表態道“沒問題,我代表縣委誠摯歡迎羅正財同誌到平安縣工作。隻是滿江這裡,怎麼解釋?”
鄧牧為提起王滿江,鐘毅心裡倒有多少的糾結,王滿江是老資曆的組織部長,在縣裡乾部隊伍建設中有著特殊的貢獻,但是滿江這個人,這兩年不少同誌對其多多少少都有些反映,這些反映涉及乾部的選拔任用和工人的招工,這讓鐘毅心裡在王滿江的使用上多少有了些顧慮,這樣的乾部能夠再進一步使用嗎?這樣的乾部還能擔任組織部長嗎?鐘毅已經著手打算對各縣黨政班子配備情況進行摸底調研,必要的時候,是該讓有些同誌動一動地方了。
鐘毅深吸了一口氣,道“滿江才五十出頭,還年輕嘛,等到翻了年,縣級黨政班子副職作調整的時候,地委再做統籌考慮。這個時候,我們先解決阻礙發展的乾部。”
送走了鐘毅,鄧牧為心裡略感惆悵,看破不說破,倆人都清楚滿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隻是沒有辦法拿到桌麵上來說。鄧牧為之所以想著將王滿江推薦為人大主任的考察人選,就是想著將組織部長調整出來。
陳東富看著鐘毅的車逐漸消失在了目光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鄧書記啊,這次是我考慮不周,安排不當,讓您也跟著挨了批”。
鄧牧為主動伸出手道“秘書長言重了,在平安縣沒有讓領導擔責的道理,這次鐘書記糾正得及時,批評得到位,縣裡是負有責任的。”說著,看了看表,道“秘書長,明天領導就要到了,今天啊我們把鐘書記安排的工作全麵落實下去。”
直到快下班,鄉裡還在開鄉村兩級乾部大會,吳香梅道剛剛啊朝陽鄉長、葛主席已經把重要性都做了安排,講得很好,我都讚同,這樣啊,大家都在,我再強調最後幾點,這第一,衛生工作還是老葛總牽頭,明天安平大集、沿途的水窪王莊、就近的李舉人莊全部動員起來,大喇叭一早就要響起來,全體乾部五點鐘在大院集合,蔣副鄉長,你來安排,明天五點半準時吃早飯,可以讓食堂吃好一點。六點鐘各包村的乾部必須出發。第二,入村盯戶問題,派出所總牽頭,把幾個重點戶看好了……
吳香梅講得正激情昂揚,芳芳推開了會議室的門,會開了兩個多小時,鄉裡和村裡的乾部們,本身就有不少的大煙筒,以前的時候,吳香梅主持開會,大家一般不抽煙,但最近大家發現,吳香梅對開會抽煙的事基本上不管了。一個大會議室裡煙霧繚繞,雖然開著窗戶,但沒有形成對流,這門打開,一股風就吹了進來,為這會議室裡吹來了一股新鮮空氣。
蔣笑笑想著上前,但看吳香梅講的正是布置任務的關鍵時候,也不敢打擾。
吳香梅道“同誌們,這次懷義書記蒞臨咱們鄉,是對同誌們前期辛勤付出的肯定和鼓勵,我們務必高度重視,認真落實陳東富秘書長的講話精神,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以優異的成績,良好的精神麵貌迎接領導檢查調研。”
在一片掌聲中,老葛道同誌們,剛剛香梅書記的講話讓我們明確了目標,堅定了信念,激發了熱情;讓我們認清了形勢,增強了信心,提升了認識;讓我們懂得了責任,感受到了使命,迸發了力量。為我們做好迎檢工作……
芳芳上了主席台,拿著文件,在吳香梅耳邊小聲說道“剛剛來的精神,要求咱們馬上傳達學習,立刻對標執行”。
老葛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已經在做最後的總結,吳香梅看著方案,看了看旁邊講話正在興頭上的老葛,道“葛主席,有個新情況”。
老葛道“什麼新情況?”
吳香梅馬上把方案給我和老葛看了,第一個是行程安排。一共四項內容,並無太大的變化。一是在縣城兩高路十字交叉路口主持全線通車儀式,彙報人是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工業園區管委會書記、主任張慶合;二是到城關鎮地毯總公司調研鄉鎮企業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三是到工業園區調研招商引資工作;第四則是到安平鄉韓羽公司調研利用外資工作,這方案倒是變化不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但是連同方案一起下來的,還有一份注意事項。
全縣各鄉鎮各部門一律按照正常節奏開展工作,調研工作一律不得影響正常乾部群眾正常生產生活,不懸掛歡迎橫幅、不鋪設紅毯……。
老葛手裡拿著兩份注意事項,往下一低頭,這老花鏡就耷拉到了鼻子尖上,眼睛往上一翻,道“這一個往東、一個往西、一個讓攆狗,一個讓抓雞。”
吳香梅看了看背後站著的芳芳,道“咋回事,縣裡有沒有說什麼?”
芳芳搖搖頭,道“沒有”。
吳香梅扭過頭,又看向了我,道“朝陽,你是鄉長,這事你說怎麼辦?按照這個新的精神,剛才說的,都不算了?”
我也拿著一天來的兩份文件納悶,但思索了下,道“執行新文件吧。”
吳香梅道“葛大爺,你臉皮厚,你來”。
看著下麵八九十名的鄉鎮乾部都伸著頭,好奇地看著上麵的一舉一動。
老葛清了清嗓子,道“啊,同誌們,剛才啊香梅書記啊說得都不算了啊,大家以此文件為準啊”。
底下的乾部一下就哄笑了。
吳香梅的臉一下就紅了,尷尬地把臉扭向了我,張著嘴小聲說道,真是車翻熟路,船傾順水啊。
第二天,算著時間鐘毅書記就帶著地委班子在地區界碑的位置等著,九點鐘,兩輛中巴車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大巴車穩穩地停下,薑懷義身披軍大衣,腳踏千層底布鞋,三七分的發型之上有些許的花白頭發,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如若不說,誰又能看得出來,如此樸素的老者竟然是省委書記。
鐘毅同誌啊,辛苦啊!啊,同誌們,都辛苦啊。說著主動與地委班子的人一一握手。
眼神和溫和的語調讓人心生敬意,感受到一種來自心底的關懷和信任。
鐘毅彙報道“懷義書記,給您報告,這就是兩高路的東段,縣裡的同誌在縣城等我們。”
懷義書記抬了抬腳,使勁在地上跺了兩腳,對著身後的常務副省長俞泰民和副省長周鴻基道“百聞不如一見啊,泰民,啊,鴻基,你時常提起兩高路,乾得好啊,這路走起來,踏實啊”。
鐘毅道“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這兩高路全長一百九十八公裡,投入人力七十萬人次,從啟動到竣工不到一年時間,咱群眾自帶工具、自帶乾糧,寧願累死,不願窮死,現在已經實現了全縣貫通”。
薑懷義點了點頭,道“走一走,看一看”。
一行一輛開道小車,三輛中巴車組成的車隊沿著兩高路向遠方駛去,沿途的風景如畫,田野間小麥翠綠,一片生機盎然。懷義書記坐在中巴車內,他不時地向窗外望去,目光中滿是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懷義書記的手指輕輕敲打著車窗邊緣,看著窗外的景色,目光深邃,腦海中不斷地構思著未來的發展藍圖。不知不覺中,車隊已經抵達縣城。
第一站去了城關鎮的地毯總公司,由於事先做了安排,地毯廠的生產有序進行。接待的人隻有曉陽和地毯廠的廠長老楊。
懷義書記與曉陽握了握手,道很好嘛,就是要這樣,不要搞一群人陪同,不要耽誤咱們基層的生產,我們來不是添亂的。
曉陽代表城關鎮作了彙報,懷義書記一邊看一邊說,小地毯也有大文章啊。鐘毅同誌,鄉鎮企業的發展必須大力支持,正確引導,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與農工商貿一體化的發展。
然後看著曉陽道“婦女能頂半邊天不是空話套話,咱們的廣大農民,利用閒置的房屋,就地取材就可以搞生產,這很好嘛,降低了土地租金的成本和廠房建設的成本,這樣商品才有競爭力嘛。”
聽到地毯織造的模式是曉陽從大嫂養雞的模式中得到的啟發,就笑了笑,指著曉陽道“這個女娃娃,不簡單嘛,善於發現,善於總結,鐘毅啊,改革的路上,就是要用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