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了小妹和我的過往,難過了兩天,幸好我做了儲備,不然就斷了我的“堅持不懈”,日子要過,文字要敲!
(真的不想斷更哦。)
現在回憶我的初三生活,其實每天很空洞,很枯燥,雖然我學習不錯,並不挨老師的批評,但是也是會累的,有時候會茫然,因為那時的我並沒有很明確的目標。
講個小故事,也算是笑話,或者叫那個時代特有的特色。
前麵我交代過,我太爺爺那一代,弟兄三個,大太爺家裡,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此為“絕戶”,需要過繼一個男孩;因此過繼了我爺爺的弟弟給他家做兒子,變成了我的堂爺爺。
我太爺爺,行二,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但是二兒子過繼給了大哥,就變成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我的爺爺。
還有個三太爺,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到了下一代,堂爺爺家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也就是我有四個堂姑姑兩個堂叔。
我爺爺這裡,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就是我我父親和三個叔叔及那個姑姑。
三太爺家的堂爺爺下麵,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就是在縣城的二堂伯、生病去世的三堂伯、北京當兵的四堂叔,村裡有個大堂伯,有個堂姑姑在縣城。
這些人家如果全部走動,費用、精力所耗很多,各家各輩的堂兄弟是都要走動的,而姑奶奶們(結婚後的姑娘的總稱)和娘家所有的親戚走動,則除了親兄弟、姐妹之外,和堂兄弟們則是有選擇的,每一代的第一個女孩和各家都有走動,下麵的姑娘們跟其他堂兄弟完全沒走動。
比如堂爺爺家的四個姑姑,隻有大姑姑和我父親他們兄弟有走動,其他的姑姑們則和我們都沒有走動,即使二堂姑結婚後就跟我家斜對門住,都是不正式往來的。
囉嗦一堆,因為會涉及到我和大堂姑家的故事。
我大堂姑在東劉莊結婚,表姐隻比我大一天,她的婆婆是她的姑姑,也是我的姑奶奶,是我大太爺家的,但和我們是沒往來的。
82年的八月十五,大姑姑叫我去她家吃飯,我原本不想去的,可是架不住他家的表弟老叫,那個表弟現在在初二上學,於是我就想著中午過去吃一頓就回來上課。
第一次去,我左問右打聽的,終於到了院外,有個男生問我“你來乾嘛?”質問的態度讓我很懵,“過來吃飯啊。”
“誰叫你來的?”那個人還氣勢洶洶的,站在門口不動。
“我表弟啊,你管的著嗎?”我不知道這人是誰,當時叫我的二表弟沒在,我也沒客氣。
“大妗子,有人來吃飯,說是她表弟喊她來的,我不認識。”那個男生對著院裡喊。
這時姑姑出來了,姑姑近視,超級近視的那種,都走到院外了,才認出是我。“快來快來,紅豔。”拉住我往裡走。
“大妗子,她是誰?”那個男生沒完沒了。
“是我侄女。怎麼了?”姑姑看著那個男孩,也很意外。
“她是我同學。”換我看他,好驚訝。
“誰是你同學?”
“我啊。你不認識我?”
艸,我應該認識你嗎?
“不認識。”我很老實的點頭。
“我是誰誰誰。”我還是搖頭。
“啊!我是三一班的。”
“啊?你三一班的?你叫什麼?”
三一班的有理嗎?我還三一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