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三十五。”
鄭老點點頭,默不作聲,站起來走到身後的書架,翻了老半天。
齊心走到他身邊,也幫著一起找。
“鄭老,我怎麼了?您彆嚇我,我今年才三十五呀。”
彭蠡濱好歹也是七尺男兒,曾經在戰場也是眉頭不皺一下的硬漢子。
人的恐懼來源於未知,現在老中醫竟然翻書找依據,此時這種未知的壓力,令彭蠡濱心生恐懼。
“我有一本五十多年前手抄的醫案,上麵是我親手寫的醫案,怎麼忘記放到哪裡?”
齊心作為他的學生兼書房管理,對這本書印象較為深刻,但印象中隻見過一次,上麵還有許多繁體字,他讀起來較為吃力。
“鄭老,我也記不清,是不是捐給國家中醫藥協會了?”
“不可能,那是我師父留給我唯一的念想,絕不可能被我送出去。”
鄭老重新坐回位置,看著彭蠡濱,歎口氣道:
“你的脈象,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群魔亂舞,毫無規律可言,孩子,近期你可有中毒或者受傷?”
“身體健康的很。”
“不,你身體外相看起來風平浪靜,身體裡實則暗流洶湧,我本以為是肝和心有問題,實則五臟六腑都發生異常。”
“這怎麼可能?小濱和他爸一樣,自從小濱出生,從來都不生病,除了十多歲那年有一次重感冒,就沒打過針。”
華美新不可置信,在普通人的認知裡,不吃藥不打針就是沒有病。
但在中醫裡,有個概念叫未病,屬於疾病的初始狀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扁鵲和魏文王的一段對話。魏文王問:你們兄弟三人,誰的醫術最好?扁鵲回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好奇再問:為什麼你最有名?
扁鵲再答:長兄治病於初始,治好病人們卻不知道,所以沒人傳他的名氣;中兄治病於漸發,被人們誤以為是小病,隻聞名於鄉裡;我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放血穿針敷藥,極具震撼效果,所以大家都認為我醫術最高明。
不發病,不代表沒病,病程不過是等著一個契機。
華美新說彭蠡濱十多歲時得重感冒,這讓他想起顏卿昨天臨走前對他所說,於是忙問道:
“媽,我那年多大?”
“我怎麼記得,哦,對了,那年是你爺爺去世那年,好像是。”
“我十二歲?”
對!
華美新點頭,她想起來了,非常好記,兒子丈夫公公都是一個屬相,相差正好都是二十四歲。
彭蠡濱突然臉色一變,然後突然笑了出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這巧了哈,昨天我那個小兄弟,塞給我一張紙條,說我這個病每隔十二年發作一次,六十歲時的第五次最凶險,還好我爸今年五十八,還說什麼遺傳男性,叫什麼,那張紙條呢,叫~”
鄭老聽罷,猛然站起身,激動地說:
“生肖病?”
這時彭蠡濱剛把那張紙條拿出來,指著上麵的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