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美泉宮。
阿爾布雷希特聳聳肩,他不否認弗蘭茨的能力。隻不過帝國政府、皇室、教會都沒把那些匈牙利人怎麼樣,弗蘭茨這個小鬼頭,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不如說說你小子有什麼好貨吧?看你一副得意的樣子,肯定是有好東西了吧?”
弗蘭茨拿出了一個大號“竄天猴”,對麵兩兄弟異口同聲地說道。
“康格裡夫火箭?”
“是的,這種武器的潛力十分巨大,隻不過現在還沒被發掘出來而已。”
康格裡夫火箭的起源應該是明朝的神火飛鴉,之後被印度人彷製,做成了“印度巨鷹”。
經過印度人改裝,該火箭的威力更強,射程更遠,最遠可以達到25公裡。
後來英國在入侵印度的戰爭中,被這種火箭打得頭破血流,於是乎英國人便將繳獲的實物帶回國內進行研究與改裝。
而負責改造火箭的工程師正是威廉·康格裡夫少校,經過五年的研究,他終於造出可以適應歐陸戰場的武器。
康格裡夫火箭,重145千克,箭長106米,直徑01米,並且裝了一根46米長的平衡杆,射程可達1800米。
之後更是在1807年的戰鬥中大顯身手,英軍在10個小時內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射了支康格裡夫火箭,不但葬送了丹麥海軍,還幾乎將城市焚燒殆儘。
當年奧地利人就認識到了這種武器的潛力,隻不過作為盟友的英國人,並不願意將他們的秘密和奧地利帝國分享。
於是乎,腦回路清奇的奧地利軍方將目光投向了這種武器的受害者丹麥,試圖從受害者那裡得到這種武器的秘密。
讓人意外的是此時丹麥人不但破解了康格裡夫火箭的秘密,甚至還造出了更加輕便,威力更大的版本。
為了得到康格裡夫火箭,外交大臣梅特涅甚至向丹麥人承諾會在維也納和會上給與丹麥政治支持。
隻不過丹麥人也不願意圖紙,隻是派他們的設計師對奧地利的工程師進行了口頭指導。
但對於奧地利的工程師們來說,這就足夠了。
負責製造康格裡夫火箭的奧地利工程師文森特·奧古斯丁,在兩個月之內就實現了康格裡夫火箭的量產。
拿破侖戰爭結束之後,這種武器漸漸澹出了人們的視野,隻有奧地利和丹麥還對這種武器抱有熱情。
此時奧地利帝國的火箭技術世界第一,隻不過存量有限,主要配備給海軍,用來打擊海盜。
奧地利帝國軍方內部,對於康格裡夫火箭的評價兩極分化。
一方是以拉德茨基元帥為代表,這些將領覺得康格裡夫火箭簡直是上天賜予奧地利帝國的武器。
奧地利帝國的騎兵數量龐大,同時陸軍也是以高機動性見長。
但是在拿破侖戰爭時期,由於火炮地位的直線上升,使得奧軍對其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尤其是在行軍途中,或者是進攻戰中,步兵往往需要放慢腳步,以等待笨重的鎦重到達戰場,這又導致了奧軍失去了機動性的優勢,同時在火炮技術方麵又落後於法軍,所以才導致全麵的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