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相的羅伯特·皮爾十分不解,兩個成熟的外交家怎麼乾出這麼有失水準的事情。
隻不過當他得知詳情時甚至在開戰與和平之間猶豫了一秒鐘,最後選擇了將那封寫給維多利亞女王的信件直接撕毀。
“歐洲大陸上的人全都是怪胎!”
羅伯特·皮爾有點憤怒,起初他看到教皇炮轟那些天主教國家還覺得這個人不錯,至少可以利用。
然而此時羅伯特·皮爾已經打消了那個念頭,這種瘋子要真讓他得逞了,說不定會再搞一次十字軍遠征。
羅伯特·皮爾搖了搖頭揮散腦中的景象,接連不斷的天災和越來越多的國際挑戰讓英國的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在巴西南部、阿爾巴尼亞東南沿海,以及印度次大陸上的戰爭不斷消耗著英國的財力。
其實這些戰爭最初的目的是轉嫁國內矛盾,同時用戰爭來刺激經濟。
然而這些操作都失敗了,尤其是錫克戰爭期間阿富汗人的突然進攻,再加上次大陸上全麵的起義,現在正將英國拖入更加深邃的深淵之中。
英國這次耗資巨大的軍事行動,除了征服了錫克帝國以外就沒有更多收獲。
而這個被征服的帝國顯然已經腐朽了,他的人民和土地完全榨不出一點油水,同時由於宗教和文化的影響讓錫克人的反抗意誌特彆強。
亨利·哈丁爵士覺得至少需要留下五萬部隊才能保持當地的穩定,因為錫克帝國靠近喀布爾山口,這是阿富汗人入侵印度的必經之路。
英國國內討論了一下徹底征服阿富汗的可行性,但是卻遭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
主要理由有幾點
第一,第一次英阿戰爭沒過去幾年,喀布爾大撤退的血腥慘劇還曆曆在目,再次發動入侵阿富汗的戰爭必須要做好承擔失敗後果的準備。
兩萬多人的遠征軍,最後隻活下來了一位軍醫。
第二,打敗阿富汗人並不難,但是如果保持占領卻很難,如果再被遊牧民收保護費,那麼這就不是侵略戰爭,而是扶貧。
英國人一直以來的做法都是拉一個打一個,利用自己的海上優勢快速出擊,快速補給。
但身處內陸的阿富汗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軍隊規模太小則很難實現全麵占領,並且過於分散的部隊會被遊牧民分而殲之。
但是軍隊規模太大補給又很難維係,想要維持大軍補給就需要調動更多的人力物力,兩項成本會因此螺旋上升。
修築鐵路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印度次大陸上還沒有鐵路,而且鋼鐵生產效率過低,先進的機械設備更是要從本土運來。
同時整個鐵路的長度將會達到驚人的3000公裡,這期間要穿過大量複雜的地形,尤其是山地和沙漠,這些都是英國鐵路公司的盲區。
整個鐵路的造價預計在六千萬英鎊以上,而且由於經濟價值的不確定性,不會有人為其買單,前期需要政府單方麵預付建設資金。
在修建期間還要考慮到各種自然災害和可能發生的起義和戰爭,這麼算下來這條鐵路就是個無底洞。
不過不得不說這個時代英國的人才真不少,亨利·哈丁爵士堅持要修建印度鐵路,羅伯特·皮爾居然頂著國內巨大的壓力同意了。
兩者的理由不同,前者是從軍事角度考慮,雖然不能直接修建到阿富汗的鐵路,但是卻可以先修印度次大陸上的鐵路,等到英國有實力時再解決阿富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