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首都。
奧斯曼蘇丹麥吉德再次向自己的大維齊爾確認了英國和法國將會同時對奧地利出兵的消息。
“英國人已經發表聲明,他們將會為了歐洲和世界的和平暫時中止與奧地利人的和平協議。
無敵的大英帝國艦隊將重返地中海和法國人聯手圍攻奧地利。
英國政府表示願意支持我們收複貝爾格萊德和西波斯尼亞等地,並且十分樂意見到我們完成祖先未完成的使命。”
英國人開出的價格非常高,不隻是貝爾格萊德和西波斯尼亞,甚至一直到維也納,隻要奧斯曼人能吃得下就都是他們的。
不過麥吉德也不是白癡,他很清楚這塊大餅他和自己的奧斯曼帝國吃不下。
所以他聯合了塞爾維亞的奧布雷諾維奇家族和匈牙利人,三方各取所需。
奧斯曼帝國重奪貝爾格萊德,而塞爾維亞拿回西波斯尼亞,匈牙利人則會得到聖斯蒂芬王冠領地的其他遺產。
奧布雷諾維奇家族十分願意配合,甚至還了一份他們搜集的貝爾格萊德軍事布防圖。
奧布雷諾維奇家族曾經在貝爾格萊德經營多年,而且貝爾格萊德本身也是塞爾維亞族傳統的聚居地,所以這份情報相當可信。
隻不過相對來講匈牙利人的表現就要冷淡得多,匈牙利政府並沒有給麥吉德明確答複。
這倒不是科蘇特覺得奧斯曼帝國這個盟友可有可無,恰恰相反此時的匈牙利急需盟友。
普雷斯堡的大捷騙騙國內的那些愚民還行,任何一個政客或是軍人都不會相信“殲敵八萬,還未攻破敵方城牆”這種鬼話。
包賈尼現在手中掌握著匈牙利近一半的兵力,但是連一座小小的普雷斯堡都攻不破。
科蘇特想要換將,但是無奈此時的包賈尼正是匈牙利的英雄,而且這個英雄正是他親手推上神壇的。
無法換將那就隻能繼續增兵或者是增加盟友,首先增兵這件事情並不靠譜。
第一是無兵可增,匈牙利境內的紙麵兵力不少,但是由於大量吃空餉的現象長期存在,真到了戰爭時期反而無兵可派。
至於這些踴躍報名的新兵,他們在完成最基本的訓練之前戰鬥力極為有限。
進攻普雷斯堡傷亡上萬人就是最好的證明,通常來說一支部隊損失超過101novel.com~30就有可能崩潰。
而之前派去的新軍傷亡比例居然高達40,這並不是他們勇猛,而是在還未來及反應之前便已經突破了臨界值。
殲敵八萬?能殲敵一萬科蘇特都要燒高香了。
然而現實是普雷斯堡城內守軍總共傷亡不到兩百人。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站在奧地利一方,再加上據城而守想不大勝都難。
科蘇特很清楚與其繼續派新兵送死,還不如不打。
其次,派不起兵。
匈牙利的財政狀況非常差,尤其是新的匈牙利政府成立之後,其財政收入降到了曆史最低點。
理論上講按照匈牙利人提出的十二條綱領,此時的財政收入應該增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