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入局任誰都能看出拿破侖三世是想來分一杯羹,這種禿鷲行為確實讓人不齒,但誰又會阻止,誰又能阻止呢?
英國人自然不願意讓法國人再進來插一腳,畢竟隨著法國人的插足,英國人已經在理論上斷絕了出兵援助奧斯曼帝國的可能。
但此時英國人真的沒有繼續在歐洲大陸上樹敵的勇氣,一個奧地利帝國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了。
如果不是與奧地利帝國的戰爭遷延日久,此時英國未必沒有向俄國宣戰的勇氣,更可以利用自己最擅長外交攻勢來一招驅虎吞狼,讓俄奧兩國自相殘殺。
但現在已經晚了,不但實施難度成幾何倍數上升,成功率也低得可憐,即便成功,失去了地中海艦隊的英國也未必能站到多少便宜。
俄國人也不希望法國人參合進來,畢竟狼多肉少,或者說俄國人根本就不想和其他國家分享自己的戰利品。
不過尼古拉一世一心想著光複君士坦丁堡,也不願分神對付法國人,最多是拿法國的共和製做一些文章。
奧斯曼人同樣不想法國人打過來
不過現實是沒有任何國家能阻止法國這樣做,更沒人會這樣做,即便是挨揍的奧斯曼人最多隻是請求對方下手輕點。
英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由於和奧地利的戰爭,現在己方在地中海上的力量損失殆儘根本無力阻止法國人的行動。
除了法國之外,希臘和埃及也是麻煩,兩個國家雖然不大,但無奈奧斯曼帝國自身實力實在不太行,而且兩國都有過戰勝奧斯曼帝國的經曆。
此時英國方麵還不清楚這是奧地利帝國一手攪起的風雲,但現在已經容不得英國多想必須立刻調停近東局勢。
托普卡帕宮,這座融合了拜占庭風格的建築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最高權力所在。
在這座雄偉、瑰麗的宮殿之中從不缺少陰謀和殺戮,在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登基之後將自己的19個兄弟全部處死,易卜拉欣一世僅因心情不好就下令將280名嬪妃、宮女裝進麻袋活活淹死。
蘇萊曼大帝的皇後謀殺其長子,塞利姆二世上台之後大肆屠戮自己的兄弟,血腥的繼承法讓弑兄殺弟的戲碼經常在托普卡帕宮上演。
除此之外相權和王權,太監和嬪妃也在此處激烈交鋒。
麥吉德想要做個讓西方認可的“文明人”,並沒有延續奧斯曼帝國古老血腥的傳統,其弟阿卜杜勒·阿齊茲有著相當程度的人身自由。
由於曆史上負責政變的主力近衛軍已經被消滅,所以此時在托普卡帕宮內相互殺戮的雙方顯得多少有些不專業。
阿卜杜勒·阿齊茲的擁護者與嬪妃和太監們手下的武裝爆發了激烈的衝突,著名的花廳成了屠宰場。
先是數名不肯投降的嬪妃和太監被阿卜杜勒·阿齊茲的手下開膛破肚,之後反攻成功的嬪妃和太監們又把反叛者扒皮抽筋。
雙方反複互相屠戮,但由於實力接近始終無法分出勝負。
雷希德帕夏本有能力終結這一切,但是在見到了皇宮內的血腥屠戮之後他動搖了。
奧斯曼帝國的士兵們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血腥的場景,到處都是死狀淒慘的屍體。
尤其是那曾經精美、神聖的花廳,大量的內臟和血漿讓地麵如同泥沼一般。
即便是殺人無算的將軍們也忍不住開始嘔吐起來,與此地相比戰場的環境實在太過平和、安逸。
最終雷希德帕夏和他的人馬退出了皇宮,這樣的殺戮本該繼續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完全死光。
但此時昏迷多日的麥吉德一世突然蘇醒,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命令新軍平定皇宮內的叛亂。
阿卜杜勒·阿齊茲及其支持者慌忙逃出皇宮,他之所以能逃出皇宮並不是因為麥吉德想繼續做個文明人或是心慈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