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德意誌邦聯證券交易中心。
自從德意誌邦聯證券交易中心從法蘭克福搬到維也納之後,德意誌邦聯內各國對其的詬病就沒停過。
尤其是交易量明顯下降這個問題,許多人都說維也納這個地方就不適合作為金融中心,因為他們對錢不夠虔誠。
也有人說這是因為奧地利帝國在背後操縱股市,不給其他人活路所遭的報應。
但實際上剛剛經曆過戰亂,各邦都在忙著投資實業,平民們都在忙著囤貨,消費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哪有精力搞投資?
哪怕是經濟一直在回暖,也一直有人在詬病和質疑維也納。
除此之外德意誌邦聯的這些兄弟們也確實需要人拉一把,由於之前1848年動亂,很多政府都陷入了信任危機,他們的國債可謂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弗蘭茨如果不想以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那他就必須考慮幫幫這群小兄弟。
然而奧地利帝國的資金還是用在本國比較好,畢竟奧地利帝國內部的發展也極不均衡,再加上殖民地真的沒有餘財去支援兄弟國家。
不過英國人的錢就不一樣了,如果英國人願意多借一些,弗蘭茨也不介意。隻不過英國佬還是很謹慎的,一億英鎊在他們看來還是在安全範圍內。
如果借的太多,奧地利帝國賴著不還,他們就虧大了。
英國人借錢給奧地利帝國的目的並不是幫助奧地利帝國發展,或者支持奧地利帝國對西班牙的戰爭。
他們的本質目的是賺錢,以及規避英國國內經濟下行的風險。
如果指望靠借錢就能把英國的家底掏空,那也太不現實了一些。
當然,幫助德意誌地區發展這件事,弗蘭茨也不會虧本。
事實上此時絕大多數國家發行的債券利率都在10左右,西班牙甚至發行過年利率高達15的國債。
隻不過能不能買到是一回事,能不能拿到錢,甚至拿回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時除了英法以外,各國的國債信譽一般很低,奧地利帝國就欠了英國人幾十年的錢,有些國家和政府甚至會直接宣布破產。
從德意誌邦聯和意大利手中拿到錢,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從曆史走向上來說,馬上歐洲就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至少償還利息對各國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同時這也是在加強對邦聯內部的控製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
格爾頓作為皇家馬德裡軍事學院的優秀畢業生自然不可能沒有真才實學,隻不過他所謂的真才實學依然停留在書本上。
伊比利亞半島上複雜的地形足夠讓軍事學家抓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存在的!彆無他法,隻能繞路。
原本以為索爾特到巴塞羅那最多五天的路程,格爾頓甚至覺得一個星期就能往返。
然而現實是五天過去了格爾頓的部隊還在山中打轉兒,兩萬人的部隊實在好麻煩,感覺這些人每天不是吃飯就是睡覺,一天根本走不了多少路。
格爾頓也曾經嘗試過強行軍,問題是走了沒多遠就有大量士兵掉隊。
這些剛剛應征的士兵根本適應不了高強度的行軍,與自己之前帶領的馬德裡精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